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脈動-群眾暴力
期數:2018/10
作者:夏昊霝牧師

 

「你們應該要思考自己這個世代,對社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不要像我這個世代的許多人,都過早腐化,也失去改革的動力與勇氣。」這是2018年8月30日在庫克島旅遊,卻溺水意外過世的楊偉中先生,在2011年4月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對記者表達自己「最想對年輕人說的話」。

楊偉中是誰?為什麼這個名字在過去一個月,成了Google搜尋趨勢排行榜第二名的熱搜關鍵字?的確,新聞從8月31日開始,陸續報導了現任「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委員」之一的他不幸溺斃的消息。同時間被報導且更為重大的新聞很多,但為什麼在網路上掀起搜尋熱潮的,卻只有他的名字?

被謾罵的爭議人物

 楊偉中從學生時期開始,就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成了國民黨時下決策的反對者。他甚至為了社運,連大學都沒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後,又長期投身勞工運動,曾擔任記者與主編。之後他竟然又加入國民黨,擔任發言人。最終卻又在談話性節目批判國民黨,甚至擔任專門對付國民黨「不當黨產」的處理委員之一。
 
若你戴著意識形態衝突的藍綠眼鏡看他,這個人似乎是個趨炎附勢,遊走藍綠之間的牆頭草;但又有哪個牆頭草會願意為了社運,放棄當時能為他帶來更大利益的學位?放棄自己曾經反對國民黨的尊嚴,又跑去為國民黨發聲?隨後又放棄發言人的尊嚴,成了聲討國民黨黨產的成員?顯然他心中,還有一個更大、更值得他追求的目標。而這個目標讓他不在乎學位與黨派之別,甚至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這樣的一個人物,在政治界或社運界並非唯一,但過去在Google搜尋趨勢的統計中,幾乎沒有任何一位政治或社運人物,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網路鄉民如此海量的關注,更何況這些搜尋都是隨著他辭世之後才開始爆量,這大大違反了我們長期對鄉民搜尋習慣的觀察。過去網路的搜尋習慣通常是,一旦一個政治或社運人物,無論任何理由退出了舞台,鄉民們就會對他失去關注;鮮少有在人過世後還能帶動搜尋量。這股「楊偉中熱搜現象」究竟怎麼發生的?
 
仔細觀察網路使用者在各大留言板的相關留言,不難發現多數網民給予楊偉中相當負面的評價。「死得好」、「報應不爽」、「叛徒」、「老天有眼」等諷刺性字眼,一再重複出現。這解釋了鄉民熱搜「楊偉中」一詞的原因:事實上多數鄉民根本搞不清楚網路社群中,這個死後還被撻伐謾罵的人究竟是誰,因此他們搜尋這個人,想搞清楚來龍去脈。但這一波網路熱搜持續增加,加上各大留言版持續增加的負面留言,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多數鄉民看到的,都只是一個遊走在藍綠意識形態對立中的人,卻鮮少有人如《天下雜誌》2011年的專訪一般,願意深入認識這個人。反正網路言論,說了也不必負責任,不滿情緒發洩了也就是了。
 
群眾暴力,蓋棺論定?
 
「楊偉中熱搜現象」提醒我們,我們不能否定群眾力量的強大。當網路留言一面倒地嘲諷一個已死之人,似乎他是什麼樣的人,就此被群眾暴力給蓋棺論定了,這就是社群力量。但我們真正要問的問題是,基督徒也怕被「群眾暴力」給蓋棺論定嗎?還是我們真的相信,唯一能論定我們的,只有坐在審判台前的主呢?
 
今年領袖高峰會的主講人,美國最大教會主任牧師克雷‧葛羅雪,在閉幕演講中提醒:「我認為有好長一陣子,美國的教會想讓福音看起來很酷。但人們對酷已經厭倦。他們要多點耶穌,少點酷。對非基督徒而言,他們想來教會找的,不會是世上到處都有的,而是世上找不到的。他們在找的遠超過酷!」
 
教會本就應該以「走入萬民」為導向,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討好社群認同,就是走入萬民,於是教會開始減少談論部分非常關鍵的信仰核心價值,同時不斷強化一些「看起來很酷」的信仰內容。我們都知道多數的群眾,如同網路留言一樣,常不假思辨地就輕易戴上一副有色眼鏡看世界,並認定世界就是他所看到的樣子。但教會是否就因此迎合他們的口味,避免他們的厭煩,並開始給他們世上到處都找得到的關懷?以為只要他們最終願意跟我們來教會,就自然能得著那「遠超過酷」的基督?
 
事實是,若人們被吸引來教會,只是因為基督徒所提供的那些世上到處都有的元素,那麼他們就算進到教會裡,恐怕也只想找到更多世上到處都有的元素。教會不是不該有這些,而是教會擁有的豐富,應該遠遠超過這些!
 
網路上有人認為楊偉中是牆頭草,有人肯定他充滿理想;我們都不真正熟識他,無權多說什麼。但反觀教會,我們是不是在有意無意間,為了達到我們所期待的福音目標,不經意間就成了失去福音核心價值的牆頭草?還是我們過早腐化,成了楊偉中口中那些「失去改革動力與勇氣的人」?
 
耶穌所傳講的天國,並不見容於當時社會的主流宗教思想,以致最終得到了「釘他十字架」的群情激憤。當今的教會都當更多思考,當人們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時,教會願意為了什麼,付上生命代價呢?神的教會有沒有什麼是超越教派、超越神學、超越門戶,而值得我們大家一起用生命去維護的呢?
 
若是如此,我們就當一起無懼群眾壓力,持續奮勇向前。因為教會有一天要交帳的對象,不是網軍、不是群眾、更不是輿論,而是教會的元首:基督

 
脈動講道大綱
面對群體壓力          
經文:彼前四:1-5 
一、群體壓力容易讓我們選擇「隨從」(v3)。
二、不容於群體,讓我們看來很「怪」(v4)。
三、不從人慾,只從神意,是需要刻意謹守的(v2)。
四、學習基督的心志,做為抵擋的兵器(v1)。
五、我們一起良心無虧地交帳(v5)。
 
行動在你每天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你之所以會去做,是因為「大家都如此,所以我也要如此,以免顯得格格不入」?找出其中一件最令你不安的事,在未來一個禮拜裡,停止繼續那樣做!
 
﹡本信息建議大綱,供教會牧職同工,依教會面對時事之需要,自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