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上帝和宣教士們很愛的「蒙古國」
期數:2011/05
作者:鄧樂生

        從北京國際機場直飛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只2小時20分鐘。但兩個首都城市落差非常大,一切比我已經瞭解的差距還要大得多。

        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
 
        來接我們的中年女士操著十分流利的蒙古語,一開始我以為她是地陪,稍後才知道她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籍宣教士朱桂蓮博士。我們十幾個人擠進又小又舊的箱型車,中間的活動椅也坐得滿滿的,這是我們在八天蒙古國的唯一交通工具。
 
        原名庫倫的烏蘭巴托,是蒙古國首都。位於蒙古高原中部,人口約100萬(2007年4月),是蒙古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市民平均年齡非常輕,30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0%,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之名。
 
        從首都就可看出蒙古的基礎建設有多薄弱了,因為連機場的跑道都是瀝青修補過的痕跡,從飛機上看就跟漁網一樣。車子走在大草原的唯一破公路上,第一次體會電影「沙漠之鼠」的情景是如此真實。去年冬天,蒙古國冷到零下40度,凍死了九百萬頭牛和羊,令窮苦百姓(全國年均所得僅美金400元,失業率達30%)的生計雪上加霜。春暖後,死亡動物的血水隨溶雪到處流竄,最後進入地層,污染飲用水,而美麗峽谷綠樹叢中的溪水竟然是人畜共用。
 
        曾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土地
 
        蒙古人口約有260萬(截至2007年年底),是一個地廣人稀的草原之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人。以喀爾喀蒙古族為主,約占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族等15個少數民族。過去大約40%的人口居住在鄉下,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居民占總人口的80%。農業人口主要由飼養牲畜的遊牧民族組成,主要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
 
        古蒙古歷史和中華民族淵源深厚,1921年脫離中國獨立。雖然中華民國政府至今仍未承認,但首都烏蘭巴托和台北已締結成姊妹市。走進首都的自然博物館,令人驚訝大漠北方的國家竟然有這麼豐富的植物和動物(除了作教材的非本地生物)。而最令當地人民自豪的是蒙古戈壁竟是恐龍石化遺體最豐富的地區,可和美國舊金山山谷一較長短。
 
        進入民族博物館和國家軍事博物館,瞭解到這裡也曾經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一塊土地。遠在石器時代和冰河時代,古人類就已在此留下豐富古物和文化。在它南方的漢民族,從商朝起就不斷記載與這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鋒。
 
        鐵騎也曾縱橫歐亞
 
        蒙古高原是傳統上的北亞游牧民族地區。大致範圍是陰山以北,俄羅斯貝加爾湖(包括)以南,興安嶺(包括)以西,蔥嶺以東的廣袤地區。在公元前後,該地區為匈奴汗國。匈奴被西漢擊潰之後,蒙古地區先後為柔然、突厥汗國、回鶻汗國、遼國所統治。
 
        中國宋金後期,蒙古人開始建立政權。初受女真人金朝節制,但隨著金朝的衰落,大蒙古部族的鐵木真於西元1189年即大汗位,稱號為成吉思汗(Genghis Khan,1162-1227)。27歲時的成吉思汗花了16年統一蒙古各部族,於1206年宣佈建立蒙古大國。西元1211-1227年間,成吉思汗遠征,後經太宗(子,窩闊台)、定宗(孫,貴由)而憲宗(孫,蒙哥)三次(1227-1271)西征橫掃西亞與歐洲,並打敗東歐聯軍。成吉思汗之孫、憲宗之弟忽必烈(1215-1294)即位,仗西征之餘威,南侵並統一了中國(中國第一次由外人入主)。遠至南洋、印度洋,鐵騎縱橫歐亞。
 
        但蒙古文化不若漢族,民分四等,對漢人尤其苛刻,以致反元勢力趨烈。元朝無繼統制度,帝位不穩,自武宗至寧宗共八帝,平均每帝不超過三年。中樞動盪不安,政治腐敗,加以水旱災、地震、蝗災,導致民不聊生,於是中原豪傑揭竿四起。最後朱元璋削平群雄,元順帝逃回大漠(1368年)。元朝滅亡後,蒙古人回到草原,直到17世紀被居住在滿州的半游牧民族滿族人統治(1643-1911)。
 
        信奉喇嘛教與薩滿教
 
        蒙古自古以來信仰薩滿教,薩滿教的神是死亡升天的先祖亡靈,屬多神(泛靈論,萬物有靈)崇拜。薩滿教的最大特色,是薩滿昏迷術,而薩滿是薩滿教的靈媒。當他們在做神、人溝通時,就行使薩滿昏迷術,與乩童起乩之狀況雷同。
 
        從10世紀以來,基督教開始影響中亞的游牧民族。成吉思汗剛出名時,乃曼、克勒特、契丹部族各信各的宗教,不過,當時基督教影響較大。成吉思汗四個兒子朮赤、窩闊台、察合台與拖雷,全娶信奉基督教的中亞國家的公主。因此元世祖忽必烈的母親是基督徒,宮廷也請入有學問的景教徒,其中元太宗窩闊台支持基督教,定宗(貴由)信仰耶穌。忽必烈受漢族老師影響,從小信襌,但建國後以西藏薩克雅派喇嘛教為國教。
 
        元滅之後,蒙古人繼續信仰傳統薩滿教。這時亞洲中部政治勢力衰弱,外來傳教者也漸少。16世紀以後,藏傳佛教開始在蒙古地區廣泛傳播,17世紀中葉後黃教(格魯派)成為主流教派。從16世紀到1938年間,在50萬游牧人口裡,建立約800座寺廟。而包圍著寺廟定居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城鎮定居居民逐漸增加。
 
        富庶中國與東方文明
 
        西元1271,17歲的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叔父,帶著羅馬教皇的書信和禮品,從威尼斯出發,歷時3年6個月,於1275年抵達位於元朝上都(原為開平,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馬可波羅在上都很快學會了蒙古人的禮儀舉止,並精通4種文字,深得世祖忽必烈喜愛,曾出使中國各省與東南亞各國,總計在中國17年。
 
        西元1291年,馬可波羅由海道歸國,回到故鄉威尼斯時,在一次與熱那亞城市海戰時竟戰敗被俘。《馬可波羅遊記》就是他在獄中口述,由另一囚犯記下的。書中記載的富庶中國與東方文明,是當時西方未見之奇聞,是以被評為荒誕不經、妄想虛構。面對他人的詰問,馬可波羅回答:「我還沒說出我所見到的一半。」15世紀末,哥倫布就曾帶著《馬可波羅遊記》西航,想開拓到印度的新航路,但結果是發現了美洲大陸。
 
        元朝時西方傳教士來華頻繁,除天文曆法、數學、醫學等傳入中國,同時,東方造紙術、活字印刷、火藥,也對西方文明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甘心委身放下自己
 
        朱桂蓮傳道(Dr. Kwai Lin Stephens)是馬來西亞華僑,先生是美國人,有兩個目前在印度讀大學的女兒。來蒙古宣教已14年,自2004年起擔任JCS(Joint Christian Service,基督徒聯合服務中心)執行主任。
 
        JCS於1993年正式登記,由一個來自4個宣教團體的5人團隊領導。長期宣教士有70位、短期宣教士有15位,分別來自15個國家。這是一個國際性、跨宗派、跨機構的宣教機構,所有來到蒙古的外國宣教機構,都可以加入成為會員,這樣就不用各自去跟蒙古政府申請登記了。而且各機構間還能彼此合作,互相支援。
 
        桂蓮傳道在真實生命裡活出信仰,而上帝的回應是賜給她不可多得的行政效率、無私的心,更給她愛蒙古人的心。她以安全為首要考量,照顧我們吃住,聯絡參訪學習行程。在客觀環境並不好,屬靈爭戰極強的國家,我們從她身上看到的是甘心委身,放下自己。
 
        廿年來上帝愛蒙古的心,感動了600多位宣教士從世界各國而來,毫不退縮地投入在教育、慈惠和傳福音的艱苦工作中。蒙古國地處高緯度草原,冬季酷寒,食物和日常生活必需品大多仰賴國外進口。對貧窮百姓來說是奢求,以加侖論水價也是生活負擔。當地一般教會一個月收到的奉獻可能僅美金幾十元,牧師通常要兼副業(例如翻譯等)或有外國弟兄姊妹奉獻支持才能維持。而宣教士若是差會支持不夠,最後也是要靠家人援助。然而他們侍立在上帝面前的心志,卻堅如磐石。
 
        救靈魂不計任何代價
 
        JCS瞭解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蒙古因民族主義,回到祖宗遺傳喇嘛或薩滿教。根據蒙古《國家與寺廟關係法》的規定,喇嘛教是他們的國教。
 
        雖然蒙古信仰自由,但給傳福音者壓力,兩黨不論誰執政都親喇嘛教。但上帝已賜給JCS的傳道同工「跨越」的新生命、新視野,希望忙碌的城市信徒不僅參加聚會,還應該去傳福音。因為地廣人稀,所以帶著學生傳福音和醫療宣教的成本很貴。蒙古以遊牧立國,平均一個蒙古包,一年要搬遷7-22次,更何況94%鄉間沒有路,但救一個靈魂是不計時間和金錢代價的!
 
        JCS的聯盟成員眾多,因此進行的事工相當多,多數是與機構、教會或政府合作的專案,包括:救濟事工—贈送貧民蒙古包、協助政府防治H1N1、整建學校教室、發放衣服床墊食物、修理房舍。另外還有青年事工、運動事工、工藝訓練、殘障兒童訓練、戒酒事工、農耕訓練、翻譯事工、更生輔導、溫室生產、福音咖啡屋。各項企劃案均為「責任籌款」,兩三年內需要以自己的營業運作來創造就業機會,也有的案子與政府合作,政府提供人力,機構則提供設備。
 
        永泉中心服事青年
 
        從台灣來的宣教士許順富是我們這次蒙古之旅真正的「地陪」。他在大學四年級時在一場宣教聚會中,回應從非洲來的講員呼召,願意終身委身在宣教事奉上,後來在青年使命團(YWAM)的門徒訓練學校接受造就。
 
        在無數次禱告中,上帝把愛蒙古國的心給了他。經過7年等待、4次短宣後,最後和華裔美籍妻子高瑟笙姊妹(Sandy)在1999年由YWAM和石牌信友堂聯合差派至蒙古,至今已12個年頭了。Sandy在大學教授英文,兩人因此以帶職與配偶身份取得簽證。目前在蒙古第二大城Erdene服事,成立「永泉青年中心」服事當地青年。
 
        「永泉青年中心」設有咖啡屋及訓練中心,15-27歲青年都可以申請加入會員,年費只要1,500元(約新台幣50元)。青年中心提供烘焙班、英語時間、電影時間、文化時間、遊戲時間等活動,也開設英語、俄語、韓語短期課程。還有青年訓練課程,包含經濟、健康、關係、事業等內容,每期35週。
 
        經歷跨越邁向寬廣
 
        我們主日在Blessing Khuree教會聚會,這是一個蒙古教會,位在烏蘭巴托的貧民區,主日崇拜有40位青年及成人,兒童主日學40-70人,禮拜六青少年崇拜有20-35人。教會牧師沈前睿是在蒙古國出生的中國人,也是第一個接受福音的蒙古華人家庭,華人第一間教會就是從他家客廳開始的。沈牧師可以講流利的華語與蒙古語,也可以讀寫中文。從他書架上的書可以看出,牧師中文造詣相當好。她與蒙古籍妻子育有兩個女兒,師母剛從衛理神學院畢業。
 
        Blessing Khuree教會雖然擁有自己的會堂,但是地勢比較低窪,每逢大雨就淹水。每到冬季地凍或夏季大地回暖的時候,隨著地形的變化,整個建築就開始走樣,門窗有時開不了,或開了關不了。
 
        沈牧師說:「目前教會最需要的是增聘傳道人,希望能差派願意獻身的年輕人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成為主合用的器皿,將來能在兒童、青年、家庭、宣教事工上一起同工。」
 
        經過好幾年的宣教異象之旅,即使到了山明水秀、人文鼎沛之地,我還是最愛台灣的家。然而那些全然委身於上帝託付的宣教士們,被神的靈充滿,展現出無遠弗屆的生命張力,把光明帶到世界各個不同角落。主耶穌經歷「跨越」來到人間,撒下救恩,基督徒也唯有不斷經歷「跨越」,才能邁向寬廣,不被綑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