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國度觀察鏡】2024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
期數:2025/05
作者:教會發展中心主任 陶牧群 牧師

全球逐步擺脫疫情陰霾後,台灣教會再次「重整」。根據福音協進會於2022年、2024年進行的《台灣教會教勢報告》全台教會普查的統計資料顯示,這兩年有些中大型教會或教派,開始恢復植堂宣教、開拓新堂會,因此在「聚會總數」人口上僅有小幅衰退,但在全台灣的「預估基督徒人數」上,則出現比較大的下降趨勢。

以下《2024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中即將公佈的幾組數字 [*],或許不會讓基督徒們感到震驚,但若深入其中,我們將見證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 ─ 教會青少年正在靜靜地流失


沉默數據:
人數在減,世代在遠


從 2022 年到 2024 年,台灣教會的主日聚會總人數,由 448,625 人降至 441,931 人,約減少1.5%。乍看之下,尚在可接受的波動範圍內。然而,當聚焦於兒童與青少年(國中、高中、大學生)時,就會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變化。

教會青少年人數,已從 2022 年的 53,574 人降至 47,872人,二年之間的跌幅超過10.6%!
換句話說,這兩年每10 位青少年中就有1 位消失了。而這還只是統計上的平均值。我們實際走訪現場,許多教會的青少年聚會人數已腰斬,或是已經沒有青少年了。

與此同時,兒童主日學的出席人數則大致持平,甚至有小幅上升,這顯示信徒家庭仍然願意帶孩子們來到教會。那麼,「青少年消失了」的問題出在哪裡?當孩子長大,升上國中、高中之後,教會是否準備好承接他們的信仰旅程?


堂會增加,
信仰參與率卻下降

2024 年,台灣的教會堂會數 4,834 間,較 2022 年的 4,714 間有所增長。然而,這樣的量變卻未帶來質的提升。主日聚會人數、青少年人數與成人的參與率,均同步下降。這提醒我們:教會數量的增加,並不等同教會影響力的擴張。

我們或許該問:「這些新增加的教會,是不是正在『從別的教會借人』,而非從未信者中帶來新的生命?」若如此,那麼我們其實是在不同的杯子之間倒水,而並未接住從破口中流失的水滴。

城市與鄉村的交錯


在都會區,信徒工作忙碌、家庭結構鬆動、青少年課業與補習壓力大等挑戰。這讓信仰參與被邊緣化,教會活動變成「可有可無」的週末選項之一。


但與此同時,部分偏鄉或小城鎮的教會,反而出現穩定或微幅成長的趨勢。這可能與地方社群連結、家庭支持力,或教會在人際網絡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有關。這提醒我們,不同區域的教會挑戰與契機不盡相同,但都需要更具「在地化」的牧養策略。


傳道人退休潮 來了


全台目前有 7,005 位傳道人,平均每人牧養約 63 位會友。這數據看似合理,但若考量到許多教會為「單牧」場域,牧者需要身兼多職、長期過勞,便不難想像這組數字背後的重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教會界正面臨一波退休潮。年輕傳道人進入教會服事的比例遠低於過往,接棒者人數不足。而未來三到五年內,這樣的斷層趨勢將更加明顯。從數據來看教會的未來趨勢,我們不必悲觀,但絕對不能無視!因為這不是哪一個教派或教會的問題,也不是哪一位傳道人的責任,而是整體信仰群體需要共同回應的挑戰。


【註*】
本次全台教會普查日期:2025/1/7至4/18,教會堂會數 4,445 間。本文數據若有異動,請以《教勢報告》網站公告為主。

  

教會發展中心主任
陶牧群 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