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道人的職業災害
牧養這個世代真不容易!曾經聽聞有傳道人,為了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必須學各樣的手遊,還要熟悉動漫,並且要陪伴青少年選購相關配備,花很多時間、金錢與眼力,才能得著年輕人的信任與肯定。常有人笑稱「現代傳道人的視力快速減退」,已堪稱是一種普遍的職業災害。
開始追劇的 A傳道
說到職業災害,我身邊有一位 A 傳道,曾遭遇一種特別的職災。她因為想多了解時下青年人都在流行甚麼,因此開始收看一些國內外的連續劇。從連續劇中,A 傳道學會了一些追劇族的專用名詞,使用這些名詞似乎可以拉近與一些慕道友的距離。接著 A 傳道從慕道友中,聽聞了幾齣討論度高的連續劇,於是開始花錢訂閱播放平台,並排時程觀看。果真如A 傳道所願,聚會的時候討論流行的連續劇,不只慕道友感興趣,連基督徒也興致很高,聊起來很有共鳴。於是 A 傳道便一齣接著一齣觀賞,甚至為了趕上信徒的進度,犧牲好幾個夜晚的睡眠,一口氣追到完結篇。在這過程中,A 傳道對某位 B 演員的演出很入戲,看完很有感覺,於是又繼續追了這位 B 演員的其他連續劇,每每看完都引發 A傳道很多省思與感動。
待追劇一段時間後,A 傳道開始主動找人聊劇。不管甚麼樣的場合,她都會開啟聊劇的話題,也因此刺激了一些同工與好友跟著追劇。幾個月下來,A 傳道加入了網路上的劇迷群組,開始與 B 演員的粉絲們互動,聊得更開心。不只如此,A 傳道更開始減重,增添衣,裝扮跟以前很不一樣。有時候 A 傳道也會把自己在社交網站上的大頭貼,換上 B 演員的劇照,不自覺的學著 B 演員某些劇中角色的口吻與台詞,而身邊的人也會自動與她對演,歡樂聲不斷!
除此之外,A 傳道心裡也有想要傳福音給這些粉絲,靈修禱告的時候會為B 演員及粉絲們禱告,希望他們都有機會信主。
這樣熱烈與亢奮的心情持續大約半年多,A 傳道開始對於教會聚會有些煩躁與不耐;如果聚會教會過於冗長,她會藉故離開,如果聚會內容讓她感到無聊,她會把話題轉移到對戲劇的討論。不久之後,她發現連出席同工會議、講道、查經等重大服事,自己的注意力都無法集中,腦中常常浮現戲劇的畫面。緊接著她開始失眠,白天時間常常感到疲倦。
所幸,A 傳道警覺的意識到自己必須向外求助,於是找了屬靈的長輩與同輩為自己禱告。禱告一段時間後,她有感動去找基督徒的專業諮詢師進行協談。
自我認同的調整
A傳道是個自省能力強的人,對於自己不小心迷戀上B 演員所飾演的角色,她反思到自己將個人的需求投射在B 演員所演的角色上,期盼在該主角身上找到自我認同。對於這樣的需要,A 傳道深深感到懊悔,求神慈愛與憐憫臨到她,釋放她深陷追劇的綑綁,也因此禁食禱告,迫切呼求。經過個別協談與禁食禱告的操練,A 傳道的睡眠改善了,也開始比較能專注於工作,但她內心仍有一種說不出的空虛。如同聖經所說「把屋裡的鬼趕走之後,只剩一間空屋」的感覺。
A 傳道持續進行個別協談。有幾次,專業諮詢師探問她有關與 B 演員演對手戲的另一個主角,請她多聊聊在哪一齣戲裡的男主角,讓她印象深刻?這些談話意外地,讓 A傳道有更進一步的自我認識。她驚訝地發現,自己其實更深深被 B 演員的對手演員 C 主角的角色所吸引。A 傳道之所以希望自己像 B 演員劇中的角色,是因為 C 演員所演的主角喜愛著 B 演員所演的主角,而 A 傳道很希望自己能被 C 演員所演的主角所愛(請參考右上圖)。
從這樣的發現,A 傳道再進一步探索自己喜愛C主角的原因,竟與原生家庭所發生的經歷有關,從而探索到自己的戀愛觀與親密關係。這樣的探索,讓A傳道有恍然大悟、豁然開朗的覺醒。從此,在靈修禱告中,A 傳道真切地感受到耶穌對自己的深度理解與接納,內心常常湧流一種說不出的感動與喜悅。就這樣,A 傳道恢復了往日的服事狀態。很奇妙的,她依然會看劇並與慕道友以此作為話題建立關係,但卻不再沉迷了。看劇時會受劇情感動,但不再會被劇情影響了心境。
整合心理治療 重建健康的心
從整合心理治療的模式來說,A 傳道早年的關係互動經歷,塑造了內心結構面深度的基模。這些基模的模組,因為戲劇的角色與劇情而被啟動,但因為無法適時地關閉基模,而形成了適應不良的內在運作模式,以至於影響日常生活。由於結構面的基模處於非意識層次,若非敏銳於聖靈光照與聖靈的更新,因此就需要有專業訓練的諮詢師,透過個別協談來引導與覺察,然後再把自己的軟弱帶到神面前,求神重建與恢復。
很多忠心的傳道人都把心思完全擺上奉獻於主的祭壇,然而這世界充滿試探,很容易不小心就落入網羅而不自覺。傳道者除了自身須保持規律的靈修生活之外,屬靈同伴的支持互勉也很重要。這當中,受過專業訓練的諮詢專業助人者,常常能在關鍵時刻帶領有需要的人更深地認識自我,是很重要的屬靈同儕。
願神透過諸般的智慧,幫助每一位傳道人更完全回到主的面前,領受從神而來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