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國度觀察鏡】未來書籍,未來閱讀
期數:2025/04
作者:天恩出版社社長 丁懷箴

「在這個數位時代,出版還有未來嗎?」


我在七年前毅然決然回到出版業時,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再來就是:你要怎麼因應閱讀人口越來越少的趨勢?這個疑問的背後,他們真正好奇的是:當數位內容已經主宰市場,紙本出版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2012 年,台灣出版產業市值從 300 億腰斬,一場來自科技的革命席捲了所有出版產業。原因無它,2007 年 iPhone 問世,在 2012 年挾帶了 4G 技術,此舉不只讓數位資訊傳播速率大幅提升,更迅速地攻佔了所有眼球;出版在競爭的,不再是其他的出版社,而是所有會爭奪「眼球時間」的內容!

你可以說這是出版業衰退的開始,但另一個角度,這是出版業正式進入內容產業與全世界奪取眼球時間的元年。

這場變革已經持續超過 13 年,我們學到了什麼?有些人還是緬懷著過去的榮景,而另一些人選擇進入新世界開疆闢土。過去,許多書籍依賴資訊不對等來獲取價值,隨著網路這個免費的印刷機問世,資訊交換速度的大幅進展,使市場測試等功能被更高效的方式取代,這些釋放出來的時間,讓我們更有機會去專注打造對這個時代具有價值的內容。

作為曾在科技業工作的出版人,我理解並接納書籍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讀者也更傾向於透過影音等方式快速獲取資訊。在這樣的背景下,書籍的角色必須有所調整。書籍應該扮演知識的精煉者與思想的引領者,而不僅僅是資訊的載體,它應該深化並系統化地傳遞經過驗證的內容與智慧。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說:「很多人問我十年後會有什麼改變?但比起十年後什麼會改變,我認為十年後什麼不會改變更關鍵。」因為那些不會改變的事情,才值得你用一生去追尋。我想這個時代的書籍,就是應該如此,那些十年、二十年後不會變的事物才值得被出成書,例如人與人的關係、建造我們的夥伴、願意成長的心態,恆久不變的福音。

一本書的重量,是因為它乘載了一個人,甚至一代人一生的智慧。

這是有史以來閱讀量最大的時代!出版業的挑戰並不是市場萎縮,而是我們如何找到新的方式來搭建這座閱讀的橋樑。回答一開始的問題,當一個產業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為了耶穌去擁抱變革與創新,那麼這個產業就有未來!

天恩出版社社長
丁懷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