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台灣教會的故事─台東魯拉克斯
期數:2024/09
作者:資深教練 夏忠堅 牧師

往溫泉部落的三叉路口,有一座缺乏維護的建築—溫泉博物館,大門似乎總是關著。左側道路是美麗的圓拱彩虹橋,看來像是主幹道,其實過了橋只有幾戶溫泉度假旅館。右側上山的道路通往溫泉部落;直行後來到道路的盡頭,就是歷坵部落。

學校退場 小米學堂開張

「歷坵」是台東金峰鄉所屬的村落,但部落對外卻需要從太麻里鄉的金崙村進出,是從金崙進去的最內山部落,也是金崙溪的源頭。歷坵的排灣話叫「魯拉克斯」,意思是樟樹圍繞之處,是一個由台東排灣族與屏東魯凱族所共同建立的部落。

進入歷坵部落,右側高台地是廢校的歷坵國小;雖然學校已退場,但是操場維護得還不錯,還有人在跑道上慢跑;教室狀況也還不錯,還有一些人在走動。學校招牌已摘除,不過卻有另一個小指標指向了學校教室—小米學堂。

小米學堂運用原來學校的教室空間,裡頭展示著不同品種的小米與紅藜,還有小米與紅藜的生態歷程、DIY 手作教室、排灣手作產品,還有「藜不開米」部落導覽活動,當然現場購買伴手禮也是不可少的。

放下牧會 先和族人一起生活

「我爸爸每年一定會種小米,從來沒有停過。國小廢校之後,我爸爸就找了幾個朋友一起承租幾間教室,成立了小米學堂,現在已由企業財團接手經營了。」歷坵浸信會的杜義輝牧師帶著我們逛小米學堂,一邊述說著小米學堂的緣起。

杜牧師原來從事汽車修護工作,因為所疼愛、擔任護理師的大妹妹車禍過世,促使杜牧師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方向,也因此毅然獻身服事主。杜牧師自浸信會神學院畢業後,即在都會區教會擔任助理牧師,歷經各式各樣的事工模式。然而,上帝卻沒有將杜牧師留在城市教會發展,反而將他帶領回到自己的原鄉去事奉。

「每次回到部落探望家人,我總是看見一堆孩子四處閒蕩,族人三五成群從早到晚聚在家門口喝酒,婦女孩子常遭家暴,好多男女未婚同居…,看著部落族人沒有未來地活著,實在很揪心!」2013 年,杜義輝牧師決定回到部落,牧養那已許久沒有專人牧養的歷坵浸信會。

剛回到部落,杜牧師把他在城市教會所熟練的牧會方法,都拿出來推動。但是,杜牧師很快地就發現城市教會的那套方法,在部落教會毫無用處——主日崇拜還是死氣沉沉、毫無增長;禱告會還是只有那幾個固定出席的人;家庭禮拜只是輪流應付著舉行;小組建立不起來…。在極度沮喪中,杜牧師做了一個新的決定:「先不要管教會事工,先學會與部落族人一起生活。」

沒賣出的 我來買

於是杜牧師重新務農,跟著爸爸學習種小米、紅藜、芋頭、栗子南瓜……。當杜牧師開始下田務農,他發現部落族人向下沉淪的關鍵問題是: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因此陷入酗酒、家庭失能、孩子無人照顧等循環裡,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

由於歷坵浸信會太過弱小,無力支付傳道人全額薪資。再加上為了解決族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關鍵問題,杜牧師突發奇想,他要求教會男性信徒每個禮拜輪流一天來幫他種小米,所出售的小米收入,就作為教會支付他的薪資。當信徒習慣每週抽出一天來種小米,就想要開始種自家的小米。自己有農地且願意耕種的,杜牧師就免費提供種子;沒有農地的,杜牧師就設法把已廢耕了的農地承租下來,轉給有意願的族人耕種。

這樣一來,部落族人願意耕種的人變多了,只是他們卻不知道該怎麼銷售產品。憑著信心杜牧師向大家承諾,銷售不完的,由他承購。因此,每到農收期,教會常常堆滿了小米、芋頭、南瓜,杜牧師只好聯繫城市教會的夥伴們,一起協助購買農產品。

挖芋仔的教會哲學

我們去拜訪的當天,杜牧師駕著小型農用車,帶著我們去看部落的農地。他一路指著兩旁的農地,一邊如數家珍:「這一塊地是我爸爸的…這一塊是我的…這一塊是我們家族的…這一塊是我們信徒的…這一塊是我租的,這一塊也是…。」怎麼感覺整個部落的農地都是他的!

杜牧師把農用車停在路邊,對我和小夏牧師說:「來,我帶你們去拔芋頭!」他帶著我們下到芋頭園,山上的芋頭是旱芋頭或稱為小芋頭,與平常菜市場賣的水芋頭不一樣。我們學著杜牧師的方法,把整株芋頭拔起來,小芋頭就長在根部;有的長5、6顆,有的卻只有2、3顆。杜牧師說:「我們來比賽,看誰拔出來的,根部結最多顆小芋頭!」

最後比賽結算下來,我沒能贏過杜牧師,但我卻得到了深刻地啟發:「芋頭的成長與教會成長,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的芋頭上面長得莖葉茂盛,但拔出來卻只有 2、3 顆小芋頭;有的莖葉看來乾枯稀少,拔出土來卻有 5、6 顆之多!如同教會的健康不能只看外在的聚會火熱、建築雄偉與否;而是需要看信徒在生活中能不能結出聖靈的果子與福音的果子。」

擠在農用車上,我們來到產業道路的盡頭,蒼翠的樹木又高又大,兩山交會的谷地卻相當平整。杜牧師說:「這是我家族的地,我打算把這塊地開發成小型的禱告靈修營地!」杜牧師是一位很有夢想的領袖。


 觀看完整影片 www.youtube.com/watch 

認同部落 成為「部落重建師」

從農地回到部落已接近中午,有一兩家門口已經有族人正在吃午餐,少不了也會喝酒,杜牧師很熱情地跟每一家打招呼。回到教會,杜牧師又跟我們說起他的故事:「我離開部落很多年了。當初剛回到部落時,我每天騎著機車繞行部落 3 圈,為部落爭戰禱告。只是部落族人無意之間總把我當作外人。我後來想,既然我要認同部落,與族人一起生活,而聚集喝酒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型態,為什麼我不參與他們?

「有一天,我把機車停在一家人門口,加入他們的喝酒聚會。有人為我倒一杯酒。我說,我是牧師我不喝酒。於是他們就給了我一瓶礦泉水。結果有人說了,牧師在這裡,我們少喝一點。結果,當我多去幾次,他們開始會跟我談部落的問題,談哪個家庭、哪個人碰到困難,我的探訪工作開始更有果效;他們喝酒也開始有節制了。慢慢地他們願意跟我一起務農、種地。當農產品出售,開始有收入進來,部落家庭的爭吵減少了,也開始會照顧、關心孩子了。」

杜牧師說:「我是牧師、獵人,也是農夫!」其實更精準地說,他是「部落重建師」!

重建父職 爸爸學校 + 丈夫學程

當族人家庭有婚喪喜慶,杜牧師會帶領男人們上山打獵,與全部落分享獵物;但是他卻勸阻大家不可以在動物懷孕期打獵,以維護動物生態。而上山來回的路程中,也成為杜牧師教導同行男士們「爸爸學校」、「丈夫學程」的重要時刻。杜牧師帶領大家開闢農地,但不准砍樹,只可以運用傳統農法「雕樹」——攀樹剪枝,使農作物得到足夠日照,也使樹木成長更茂盛。

過去部落常常因為酗酒鬧事、家人鄰居常有衝突,再加上選舉造成黨派之爭,以至於部落裡充滿怨懟之氣。杜牧師在部落組織了拔河隊,讓大家慢慢學習團隊合作、慢慢改善彼此關係;歷坵拔河隊還曾經獲得台東縣議長盃拔河比賽冠軍,而小有名氣!

由於部落缺乏運動場所,杜牧師成立了「500 俱樂部」,徵召 40 位居民,每人捐款 500元,重建小學毀損的籃球場,讓孩子有場地可以打球,居民有地方運動。「籃球場復活行動」,讓公所及部落族人深受感動。

農業生產恢復、經濟重建,固然為部落帶來生機,家庭重建更是部落的根基建造。在杜牧師潛移默化的「爸爸學校」、「丈夫學程」中,許多家庭因著男人的改變,家庭機能恢復正常。在杜牧師長期融入部落生活中,他幫助了 8 對同居伴侶,正式舉行婚禮,建立穩定關係的家庭。

孩子 改變部落的未來

成立「1919 陪讀班」是家庭與部落重建的關鍵,這是杜牧師一回到部落首先開始的部落改造基礎工程。當部落中的孩子有人照顧陪伴、學業進步、品格提升,甚至開始學習操作電腦、參與視訊教學、參加暑期各式各樣的營會…,孩子的改變讓部落族人對教會、對牧師都有了更深的信任,也讓族人可以放心專注地務農,無後顧之憂。

杜義輝牧師的故事越說越神奇。他說:「我以前一心只想把族人帶到教會來,卻沒有人願意來。當我開始加入他們,影響他們的生活型態,跟他們一起吃飯聊天,一起耕種,一起賣農產品;我不用特別邀請,他們卻開始自動來教會聚會了!」

看來,杜牧師不是在牧養教會,他是在牧養整個部落。領人歸主、帶領聚會、建立事工,只是他牧養部落的自然結果,也是他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到底什麼才是教會?教會不能孤立在社區生活之外,教會也不能只是社區的一份子,教會應該是讓天國降臨在社區的執行人。歷坵雖然是遠在台東的偏鄉小部落,但歷坵浸信會卻在努力營造天國降臨的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