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學像耶穌講道(一):從「人」開始
期數:2015/09
作者:華理克牧師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馬太福音七28

「…眾人聽見這話就希奇祂的教訓。」馬太福音廿二33

「…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馬可福音十一18

「…眾人都喜歡聽祂。」馬可福音十二37

 

也沒有比耶穌更具吸引力又有趣的講道者了,所以為什麼不效法祂的榜樣呢?

 

耶穌的講道吸引許多群眾,聖經曾多處記載了群眾對祂教導的正面反應。

 

從來沒有人像耶穌那樣對他們說話,這些人被耶穌所說的深深吸引。

 

如果我們要像耶穌一樣吸引未信者的目光,就要學習祂傳遞屬靈真理的方式。我們要以耶穌-而非他人,為我們講道的模範。遺憾的是,許多講道課程花在研究亞里斯多德和希臘修辭學上的時間,要比學習耶穌如何教導要來得多。

 

在約翰福音十二:49,耶穌宣稱:「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了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祂指出祂的傳講內容和方式,都是直接從父來的。我們要特別注意這點,因為我們經常忽略耶穌的傳講方式。

 

耶穌的傳講方式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而不只是祂的內容。以下我要簡短說明耶穌講道的三個特色。

 

耶穌從人的需求、傷害和感興趣的事開始

 

耶穌通常從回應某個問題或解決某人的急難開始教導,也就是說祂搔到人們的癢處。祂的講道掌握時機、不離本題、正中核心。

 

當耶穌在拿撒勒開始祂的第一場講道時,祂宣讀以賽亞書,並宣告其講道事工的宗旨:「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四:18-19

 

請注意耶穌所引用的這段經文,完全強調要滿足人們的需求和醫治傷痛。耶穌有好消息要分享,而人們想要聽。祂的信息為人們的生命帶來實質的益處,祂的真理是「釋放人得自由」,及為他們帶來各種福份。

 

我們傳遞給失喪者的基本信息必須是好消息。如果不是好消息,就不算是福音。我們所傳遞的福音,必須涵蓋「好」與「消息」兩個特質。福音是關乎上帝為我們成就的,以及我們能在基督裡成為什麼。與耶穌建立個人關係,能滿足人類所有最深的需求。好消息能提供失喪者迫切想尋求的:饒恕、自由、安全感、生命目的、愛、接納和力量。它解決我們的過去、確保我們的未來,並對現今賦予意義。我們擁有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消息!

 

群眾總是向好消息蜂擁。現今世代充斥著許多不好的消息,人們到教會最不需要聽到的,就是壞消息。他們在尋求盼望、幫助和勇氣,而耶穌完全了解,這也是祂對人們如此憐憫的原因。祂知道群眾「疲憊且無助,就像羊沒有牧人一樣。」

 

當你的講道是從關注人們的需求出發時,你立刻就會吸引他們的注意。這幾乎是每位演講者都了解與運用的原則,除了牧師之外!

 

聰明的老師知道要先激起學生的興趣,他們才會用功學習。有績效的業務員知道要先從客戶端著手,而不是產品;精明的經理人知道要先解決員工的抱怨,而不是他們的例行工作。你要先從人們在乎的開始,然後才能引領他們成為你所要他們成為的。

 

任何一本有關大腦的教科書都會告訴你,腦幹的基部是一個稱之為「網狀活化系統」的過濾器。上帝把這個過濾器放在我們的心智中,如此我們才不會有意識地被每天數以百萬計的刺激轟炸。它持續地轉換與過濾許多你所看到、聽到、聞到的東西,只有極少部分的刺激會進到你的意識中,這樣你才不會負荷太多,而被壓垮。如果你每天必須有意識地回應每個感受到的刺激,那你一定會瘋掉的!你的「網狀活化系統」決定了什麼會吸引你的注意。

 

那麼到底要如何才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呢?有三樣東西總是能通過你的網狀活化系統:你所重視的、獨特的,還有會威脅到你的!所以牧者講道與教導時就要特別注意到這三點。如果你想吸引不感興趣的群體注意,就必須把信息和能引起人們注意的這三點連結。

 

雖然用獨特或威脅的方式來分享好消息,也可能吸引未信者注意,但我相信,彰顯價值更合乎耶穌的教導。耶穌的教導方式是讓人們理解祂話語的價值與益處。祂並沒有用威脅的方式來強迫未信者進入上帝的國。祂的威脅話語只對那些律法師說!就像那句名言所說的,「他安慰受苦者,讓安逸者煩心」!

 

因為講道者是被呼召來傳揚真理,所以常會錯誤地假設未信者也渴望聽到真理。其實他們並不渴望!在當今世代,未信者對真理並不感興趣,事實上,研究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是拒絕絕對真理的。

 

這就是我們所有社會問題的來源,因為世人不重視真理!現今人們對包容的重視,更甚於真理。人們抱怨有關犯罪、毒品濫用、家庭破碎和其他文化上的問題,但他們並不認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拒絕了真理。

 

道德相對論是我們社會分辨對錯的標準,但如果我們認為只要宣告「我們擁有真理」,未信者就會蜂湧進入教會,那就大錯特錯了。

 

未信者可能會這麼回應我們:「是啊,你說得有道理,可是其他的也不差。」通常宣揚真理的人在貶低真理的社會中,是不會得到什麼注意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講道者會嘗試大聲講話,以為大聲就會贏。其實大聲講道無法消除人們對真理的冷淡,你要從成為「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開始。

 

雖然大部分未信者不會尋求真理,但他們會尋求釋放,而這也給了我們一個能讓他們對真理產生興趣的機會。我發現,當我在教導那些挪去病痛或解決問題的真理時,未信者常會說:「謝謝!那本書(聖經)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什麼是真的?」分享更多滿足需求的聖經原則,會創造更多對真理的渴望。

 

耶穌了解這種情形。來到耶穌面前的人,只有非常少數是來尋找真理的,他們幾乎都是來尋求釋放。所以耶穌會滿足他們的感覺性需求(felt needs)。不管是痲瘋病患、瞎眼的、駝背的,當他們的感覺性需求被滿足後,就會想更多知道關於耶穌所說的真理,因為祂幫他們解決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以弗所書四:29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對象不同,我們所說的話就該不同(這跟信息是否需妥協無關,而是跟聽眾的需求有關)。聽眾的需要決定我們的信息內容。我們只說對我們聽眾有益的話。如果上帝希望我們如此與人談話,那麼祂也必定希望我們如此講道。

 

遺憾的是,現今許多牧者都是靠感覺來決定信息內容,而不是聽眾需要什麼。

 

對許多牧者來說,準備信息會這麼困難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問錯了問題。與其問:「這個主日我該講什麼?」還不如問:「我要向什麼人講道?」單純從聽眾的需求出發,會幫助你更明白上帝對你這篇信息的心意。

 

上帝是全知的神,祂當然知道這個主日誰會來,所以祂怎麼會給你一個跟祂想帶領的人的需要完全無關的信息呢?祂怎麼會讓你對那群祂想帶領的人講一些完全無益的內容呢?上帝要我們傳講符合人們當下需求的信息,這就是關鍵。

 

我要說的是,群眾不會讓你決定講不講真理, 真理是不能妥協的。但聽眾不同,會讓你選擇說不同的真理。對未信者來說,有些事實的確比其他的事要來得更為重要。

 

有什麼事是可能真實卻又不重要嗎?當然有!

 

如果你發生車禍,在急診室流血流到快死了。這時醫生進來,卻跟你大談醫院或聽診器的歷史,你會做何感受?所有他對你說的,都可能是真的,但卻無關緊要,因為這無法停止你的疼痛,你要的是醫生能立刻幫你止痛。

 

你的聽眾會決定你如何開始講你的信息,如果你正在對未信者講道,但信息的前半段都在做歷史背景介紹,那等到你要進入個人應用的部分時,他們已經不想聽了。所以對未信者講道,一定要開門見山。

 

今天「感覺性需求的講道」在一些教會是被藐視和批評的。他們認為那好像是在貶低或消費福音。但我要強調:從人的感覺性需求出發的信息, 並不是二十世紀所發明的行銷方法,而是耶穌一直在使用的方法!

 

上帝按人的不同需求來彰顯祂自己,這是有神學基礎的,舊約與新約中都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甚至連上帝的名字都顯露出祂是如何來滿足我們的感覺性需求!綜觀歷史,當人們問上帝:「的名字是什麼?」時,上帝總是按人們當時的需求來顯明祂自己。

 

● 對那些需要神蹟的人上帝顯明祂是耶和華以勒(我是你的供應者)

● 對那些需要安慰的人上帝顯明祂是耶和華沙龍(我是你的平安)

● 對那些需要救贖的人上帝顯明祂是耶和華齊根努(我是你的公義)

 

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上帝總是在我們需要的點上來滿足我們。所以感覺性需求的講道,是向人們介紹上帝的一種正確的神學方式。

 

一篇能改變生命的道,是把上帝真理與人們實際需求連結起來後的實際運用。你從何講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把它們融會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