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脈動 — 當遊戲成了戰爭
期數:2021/09
作者:夏昊霝牧師 標竿基金會執行長


上月關鍵字:奧運、popcat
上月關鍵字上升率:暴漲

本數據資料參考自「Google 搜尋趨勢」


在日本東京舉辦的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已於上個月8日順利落幕。中華台北隊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也為取得奧運全台獨播權的愛爾達頻道,贏得了觸及10億人次的高收看數。女子羽球選手戴資穎的金牌爭奪戰現場轉播,更獲得了將近20的收視率。也就是說,當時全台有至少400 萬人的心,正隨著小戴的手起「拍」落,一緊一蹙地跳動!

台灣人如此熱衷奧運,因此過去一個月Google搜尋趨勢排行榜前10 名,出現了7 個與奧運相關的關鍵詞,也不令人意外。但叫人納悶的是,隨著奧運閉幕,相關詞搜尋率迅速降溫的同時,另一個詞卻悄悄在三天後,爆衝了上來:POPCAT。

另一場金牌爭奪賽

被網友音譯為「啵啵貓」的POPCAT,是個網路免費小遊戲。只要進入popcat.click 網頁,就會看到一張可愛的貓照片;點擊電腦滑鼠(mouse),貓嘴巴就會「啵」的一聲張開。遊戲作者巧妙運用了貓抓老鼠(mouse)的寓意所設計的小遊戲,同時計算了你在該網頁中,共點擊了幾次滑鼠,以此寓意你讓這隻可愛的貓,總共吃到了幾隻老鼠。

千萬不要小看這麼簡單、枯燥,又乏味,從頭到尾不過是在計算你在網頁中,到底按過幾次滑鼠按鈕的小遊戲。因為它已經是台灣Google 搜尋趨勢排行榜上,能與奧運平起平坐的狠角色了。

這隻在本文截稿前,已成功吸引全球網友點擊超過3億8千萬次滑鼠按鈕的貓,正帶動著台灣網路鄉民的另一波「奪金熱」。8月17 日上午9點15 分,來自台灣的滑鼠點擊數,首次超越了當時領先的泰國與馬來西亞,成了名符其實的「金牌」,並一直維持這個戰積到現在。統計數字顯示,單單台灣網友送給這隻貓吃的「滑鼠點擊數」,就已經超過1.05 億隻。這意味著每個從老到幼的台灣人,平均都在這個網頁裡,點了至少4 次滑鼠按鍵。

當遊戲變戰爭

POPCAT 這個平凡的小遊戲,能吸引這麼多台灣網友一窩瘋的「按滑鼠」,原因在於它除了計算每個人的滑鼠點擊次數外,還會分開計算並比較全球各地累計的滑鼠點擊數。如此一來,原本的小遊戲(Game),竟成了一場網際網路上的國際大戰(War)。許多網友,對自己的國家或區域,能不能搶得滑鼠點擊數第一的事,開始認真了起來。原本領先的泰國與馬來西亞,現在不但被台灣完全超越,還即將被香港與日本超越。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遊戲,會變成一場戰局呢?單從程式設計面來看, 就能看出端倪。遊戲的設計者,顯然下了遠大於設計遊戲本身的功夫,去設計了一套能統計並累計全球各地滑鼠點擊數的比較機制。換句話說,POPCAT 其實是一個遊戲簡單,但數據統計與比較機制相對複雜的網路程式。有了「比較」,人就容易產生「爭競心」。於是一個簡單的遊戲,成了一場不同國家和區域間,滑鼠點擊數的對決。

戰爭:變了味的遊戲

遊戲(Game),在字典上被定義為「為了興趣或樂趣而進行有一定規則與限制的活動」。沒有輸贏,自己一個人在家玩的拼圖與積木是遊戲;有輸贏,且全球矚目的奧運Olympic Game,也是遊戲。但是當遊戲成了「一定要贏」的活動時,味道就會變!少了興趣與樂趣的元素,多了煙硝與對立的氣息。為了爭勝,規則與限制似乎也不再那麼值得堅持了。之所以「兵不厭詐」,就是因為戰爭不再是為了樂趣而為的遊戲,更不再是可以輸可以贏,甚至不輸不贏的活動。戰爭,不能輸,只能贏!

當POPCAT 從單純的遊戲,變成了不同國家與區域網友間,以「滑鼠點擊數」論輸贏的面子之爭時,網路上就開始出現超越既有成規的「自動點擊器」程式。裝上自動點擊器,電腦就會自動幫你對popcat.click 網頁,快速下達滑鼠點擊指令。《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反正能贏就好,誰真的在乎那是人手一個一個點出來的滑鼠指令?還是自動點擊器批次點出來的滑鼠指令呢?

這些發生在POPCAT 網站上, 聽起來違背運動家精神的作法,或許在裁判林立的奧運賽場上,難以複製。但在奧運台面下,卻暗藏著一波又一波,酸民藉由網路,霸淩選手的事件。這些南征北討的酸民,讓標榜「運動是與生俱來的人權…沒有任何形式歧視,注重友誼、團結與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蒙了層重重的灰。也讓台面上精彩的賽局,成了一場台面下「一定要贏」的面子之爭。

在世!卻不屬世?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四:7-8 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顯然對保羅而言,人生的價值不在「跑贏」別人,而是「跑完」全程。然而,這場要每個基督徒與教會「忠心」跑完的賽局,會不會一不小心,就成了基督徒與基督徒、教會與教會之間的面子之爭呢?當教會開始熱衷看人數、比技術、談規模、要影響力時,沒有人的立意,是不良善、不單純的。但這些數字也很容易會變成教會間的POPCAT 排行榜,最終叫我們掉入彼此爭競與比較的試探網羅裡。

但為什麼教會這麼在乎人數、技術、規模與影響力的增加呢?許多人曾疾呼,這都是「為了讓神得著更多的榮耀」。但真是如此嗎?還是我們早已陷入「追求蓋得更高更大,好讓更多人聚在一處」的巴別迷霧,而毫不自知呢?榮耀的本身,真的還需要我們去加添、去證明祂的榮耀嗎?

那天,一位記者問羽球選手戴資穎:「你不想向全世界的球迷證明自己…世界第一的寶座實至名歸嗎?」小戴回答:「這需要證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