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台灣教會的故事—花蓮壽豐教會 (1) 小教會大祝福
期數:2021/10
作者:文:夏忠堅牧師

我第一次見到池怡凡牧師,是在花蓮壽豐長老教會的舊禮拜堂(中山路),那時她正在陪讀班教導孩子們。記得當時我路過壽豐,順道探訪壽豐教會1919 陪讀班。心想,陪讀班一定有個嚴格、一板一眼的老師。未料出來迎接的是嬌小、清秀、滿面笑容、高中大姊姊似的怡凡牧師。

(照片由左至右:夏昊霝牧師、周嘉健師丈、夏忠堅牧師、池怡凡牧師。)

我原本就認識怡凡的父親池漢鑾牧師。他擔任玉山神學院院長時,曾邀我去為全院學生開短期門徒訓練班。看起來就像日本紳士的池老牧師,畢業於台灣神學院。在孫雅各院長的強力推薦下,派任到玉山神學院擔任教師,並在那裡遇見台南神學院教育系畢業、怡凡的母親林圓老師。婚前池老牧師也曾受邀至當時還沒有牧者的壽豐教會協助。

從外公家開始作禮拜

怡凡的外公林燕元弟兄,在壽豐村老街經營碾米廠。當時壽豐鄉各村的稻米,都會送到他這裡。林燕元與幾位散居壽豐地區的基督徒,每逢禮拜天都會徒步到花蓮市的花蓮港教會聚會。1952 年10 月,花蓮港教會牧師招聚壽豐信徒在林燕元家,舉行第一次壽豐區的主日禮拜,免去了長途跋涉的辛勞。

1953 年復活節,花蓮港教會正式借用林燕元家,開拓壽豐佈道所,成為花蓮港教會的支會。1955 年購置了林家對面的一棟木屋,做為會堂。

最後只剩下8個人

壽豐教會雖有母會,但一直以來只有聘任囑託傳道負責牧養。加上人口逐漸外移,教會聚會人數僅維持在15-20人左右。雖然如此,當1978 年教會慶祝設立25 週年時, 弟兄姊妹仍購買了壽豐第一批鋼筋水泥「販厝」的邊間(中山路),改建為禮拜堂。這個壽豐教會的「新堂」,距離台九線不到100 公尺,前面是一片水稻田。開車經過如未多留意,很難感覺教會的存在。就這樣,教會雖有了新堂,但還是被旅人、村民所忽略,連信徒也漸漸流失,數10年後只剩8個人!

上帝的教會不可以關門

蔡志峰弟兄的家族經營現在以黃金蜆聞名全台的立川漁場。他說:「有一陣子, 我也很想離開壽豐教會。但教會已經快沒人了,萬一我也出走,教會關門,那上帝一定會怪我,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留下來。」想出走的不只有蔡志峰,多數信徒都想結束壽豐教會,各自分散到其他教會聚會。

2004年,教會有位長老到市區拜會當時已退休的池老牧師,想請教關閉教會的程序。談話中,師母插嘴:「上帝的教會不可以隨便關門啦,如果教會不棄嫌,阮兩個老的就去協助!」池老牧師就此重新「下海」,義務牧養壽豐教會。

薑是老的辣!經過3年7個月,壽豐教會穩定聚會已超過30 人。2005 年11 月,經長老教會東部中會議決,通過壽豐教會升格為堂會。

回鄉接棒見神蹟

而本來預備在加拿大深造的怡凡,在一連串上帝呼召她的印證與賜福中,後來決心返台,就讀台灣神學院。神學院畢業後,她受派到南部勞工國宅開拓教會,當時環境克難,客廳就是教會。

怡凡說:「那時會堂在7樓,進出有門禁,不能掛招牌,沒有人會發現社區中有個教會,只得到公園主動找小朋友。我個性靦腆,這時也只好勉強自己,帶孩子唱歌、跳舞、說故事。」

經過4個月後,孩子已有40 多位,孩子的父母也慢慢進入教會。很快的,教會狹小的空間已不敷使用,需要另租第二個單位。怡凡說:「過程中我們資源不足,但有不同的教會與信徒支援我們,甚至社區居民也主動參與。兩年後,已有40 多名成人聚會,這個開拓經驗讓我後來到了壽豐,不會因人數或經濟而恐懼,而是更渴望看見上帝的作為!」

之後,怡凡在台北中山教會按牧,服事至女兒出生。2006 年她帶著女兒去花蓮壽豐教會探望父親時,目睹父親親力親為,不禁讓怡凡重新思考服事的方向。主讓她想起外公對自己與鄉土的愛,於是開始偷偷向主禱告,願意回故鄉服事!

2007 年9月,怡凡接受壽豐教會邀請,成為升格堂會後的第一任牧師(壽豐教會1953-2005為支會,2005年11月才獲東部中會通過升格為堂會)。而先生周嘉健也在2008年辭去工作,前往協助。

當時跟著怡凡到花蓮,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嘉健,有一天自己跑去參觀附近一所大學,卻被不認識的熱情老師帶去校長室應徵。校長問他為什麼下鄉?他說因為太太是牧師,他希望留在花蓮教書可以傳福音給學生…。沒想到有一天學校居然通知他去工作。「一進校門,警衛稱呼我總務長。我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立即跑去問校長。校長說,因為你很誠實…,所以希望你接總務長。」看來,神蹟奇事在怡凡與嘉健的事奉歷程中,真的一直沒有減少。

「獸瘋」到「So Fun」

回到壽豐時女兒5 歲,為了孩子的教育,嘉健曾因看見一些現象,氣到想回加拿大。但怡凡想,除非把社區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認同當地,才可能藉著孩子的改變來接觸父母。於是隔年與基督教救助協會合作設立「1919 服務中心」,開設陪讀班。

當陪讀班孩子成績進步、衛生習慣改善、品行人際明顯成長後,父母也跟著開始接納教會。當孩子開始撿拾垃圾,大人就開始約束自己不亂丟垃圾,於是環境變乾淨了。當孩子用廢棄鳳梨皮做酵素取代清潔劑,分送居民時,環保議題開始成為話題。

陪讀班也曾邀請路邊擺攤的辛苦大叔來教孩子做車輪餅。之後當孩子經過攤位時, 稱呼大叔「老師」。於是,人際互動在無形中慢慢改變了。當教會開始舉辦各類音樂會、戲劇後,未有正式藝文晚會的壽豐,文化素養也提升了。顯然,壽豐教會不只是教會,更是在地的轉化中心。這個社區營造的隱形推手,使戲謔中的「獸瘋」,變成了「So Fun」!

( 本文未完,下期待續)

 

編按:【台灣教會的故事】系列將陸續把全台15 間,富有教會建造指標、歷史地域特色、社區福音性,並使用福音協進會「芥菜種五年轉化計畫」有成的教會故事,以教會建造角度逐一刊載。此系列將集結成書,全書由夏忠堅牧師親自執筆,極具台灣教會歷史性與參考價值,精彩可期。今摘錄部份,請各位先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