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新冠疫情與台灣基督教福音機構調查 (一)
期數:2021/11
作者:福音協進會 創新拓展部

基督教福音機構和教會密不可分!為了能更了解台灣基督教福音機構(以下簡稱福音機構),在後疫情時代的需要與發展方向,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和機構聯禱會於2021年7月,針對台灣基督教機構在疫情中所遇到的困境,進行了一項調查。

根據基督教資料中心發行的《2019-2020 年台閩地區基督教堂會、宣教機構一覽表》,台灣福音機構有382 間,但根據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的《線上機構名錄》,在扣除各地方辦公室和教會附屬協會後,有700 多間!因此,為求精確,本次調查僅邀請各機構負責執行面的最高負責人填寫。這成為本問卷回收成功率的主要門檻,最後有60 間完成調查。

此調查雖然無法代表全台灣基督教機構,但對了解如何因應此次疫情,仍有一定的價值。

47%機構受影響 三級後75%事工受阻

2020 年1 月新冠疫情爆發,台灣雖然相對全球控制得宜,但仍有近47% 的福音機構負責人表示,事工在執行上受到影響。而今年5 月,進入更嚴峻的三級警戒後,更有75% 表示受到影響。

有48.3% 的機構表示,在事工執行上,受影響的程度比2020 年嚴重。過去台灣福音機構,其事工執行模式大多與教會相似,大量仰賴各類活動,及人與人的密切接觸。因此疫情嚴峻後,事工執行受到影響,似乎理所當然。然而在本次調查中,卻有13.3% 的機構表示,受影響的程度反而比去年疫情較不嚴峻時少。

藉由交叉比對結果來看,這13.3% 的機構,全部在2020 年就開始有危機意識,並積極「轉型」。他們嘗試新課程、培訓接觸更多人,並採取新觀念與策略。而在48.3% 受到較大衝擊的機構中,有4成表示,他們並不願意或沒有積極尋求轉型。

我們當然不能武斷地認為, 堅持不轉型就一定會因為疫情衝擊而無法挽救。且從數據來看,這48.3% 中,有6 成或多或少在去年就開始嘗試轉型,只是他們受到的衝擊影響,在今年仍沒有減緩。換言之,不是所有嘗試轉型的機構,都能成功面對疫情衝擊。但可以確定的是,所有成功面對衝擊的機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事工轉型。

2020年47%機構收入減少

在受影響的層面中,財務顯然是最明顯的指標。2020 年台灣有將近47% 的福音機構,奉獻或營業收入(例如福音書房、出版社)明顯減少。其中有15% 的機構,收入比2019 年減少50% 以上。2021 年,進入三級警戒後,有60% 的收入比2019 年同期少,甚至
有21.7% 比2019 年減少了50% 以上。

調查中,以海內外差傳為事工主軸的「宣教型機構」,有46.3% 收入減少,甚至有21.1% 減少50%以上。至於在困境中,往往更被社會需要的「社會關懷型機構」,在2020 年僅有40% 減少。到了2021 年,則有33% 減少。

本次調查,將所有福音機構概分為11 類。其中以對內服事教會為主的機構,包括宗派中心型機構(教派總會)、敬拜中心/ 禱告殿型機構等。而以對外服事為主的機構,則包括「宣教型機構」與「社會關懷型機構」。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影響許多台灣人的收入,當然也連帶影響教會與機構的奉獻收入,這樣的連帶關係並不難理解。但當「宣教型機構」與「社會關懷型機構」這兩種明顯代表「基督徒」接觸「非基督徒」的機構,都面臨極大奉獻壓力時,顯然疫情正明顯讓教會走向「內捲」,而非「外展」。這是相當值得眾教會與基督徒憂心,也應該持續被關心的議題。

本次調查中,雖有47% 的福音機構對未來的發展仍樂觀,但也有42% 認為,後疫情時代的挑戰將更為艱鉅。

( 未完待續)


本文為整理摘錄,完整報告全文請至:https://trends.cce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