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台灣教會的故事─姬望紀念教會(3) 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
期數:2022/09
作者:夏忠堅 牧師 照片:黃莉雯、姬望紀念教會

 

牧養「微教會」與「類教會」

「牧師,你記得嗎?有一次你教導我們一定要調整教會的身體結構。上帝很恩待我們,經過禱告,與長執會商後,大家都願意一起進行教會身體結構的調整。」玉美牧師解釋著。姬望紀念教會現在把教會分成 7 個小組,每組由一位長老、一位執事擔任區牧負責牧養。

夠尚.優耀牧師(下圖中)很興奮地說:「我主日講完道後,就把芥菜種轉化計畫所提供的信息印出來發給長老。禮拜三小組聚會時,長老會再讀一次信息,自己再加上一點見證與解釋,這樣信徒等於聽了兩次信息,然後再進行討論分享。」夠尚.優耀牧師還沒講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我們的小組牧養現在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時間不夠,從 7 點聚會到 10 點,常常停不下來。會有信徒要求長老說,我還要分享,等我講完才可以結束哦!」玉美牧師插話說:「真的,真的,好幾個小組到 10 點都結束不了!」

夠尚.優耀牧師接著說,「第二個問題是,小組聚會人數與奉獻已經超過禮拜天的主日崇拜了。我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把只參加禮拜三小組聚會的人,拉來參加禮拜天的崇拜!」夠尚.優耀牧師所說的,並不是其他教會的信徒跑來參加他們教會的週三小組,而是教會不少信徒都在太魯閣的旅遊業中工作,禮拜天是他們最忙的時候,所以不容易回來參加教會的主日崇拜。

其實,姬望紀念教會的主日崇拜是很有特色的。部落國小有木笛隊,還有幾位青少年會拉小提琴,因此就組成了一個「利未聖樂團」,在主日崇拜中帶敬拜。不過要要求主日需要工作的信徒來參加主日崇拜,的確不容易。玉美牧師若有所思地對夠尚.優耀牧師說:「我記得在 1313 群族聚會時,夏牧師跟我們說過『微教會』與『類教會』的概念。我們可不可以把週二到週五的文建站聚會、週三的小組聚會,都當成是『微教會』與『類教會』來牧養,不要讓只能參加週間聚會卻不能參加主日崇拜的信徒,一直有沒參加主日崇拜的罪惡感!」

夠尚.優耀牧師很積極地回應說:「我們教會禱告會的改革,其實就是應用『微教會』與『類教會』的概念。我記得夏牧師在 1313 群族聚會中說,我們要建造禱告的教會,不要建造只有禱告會的教會。所以我們就大膽地向長執會提出建議,把禮拜五的禱告會停掉了。」

我滿臉狐疑地想,我有教大家把禱告會停掉嗎?玉美牧師(上圖右)很快地澄清說:「不是啦,我們不是把禱告會停掉!我們是把禱告會擴大了!」夠尚.優耀牧師也解釋說,「我們週五晚上禱告會參加的人一直很少,因為聚會太多了。而芥菜種計畫很強調靈修生活,我們原住民信徒的教育程度不高,要推動靈修幾乎不可能。所以我就想,是否可以把禱告會化整為零,並加上靈修的元素,運用 『微教會』的模式,把禱告會與靈修轉移到每個家庭去。」

原住民信仰之母—姬望,早期躲避日軍的山洞,如今成為朝聖之地。

由左至右:夠尚.優耀牧師、呂玉美牧師、夏忠堅牧師、夏昊霝牧師一起到小山洞中分享並緬懷姬望 ‧ 依萬的福音腳蹤。

接續姬望的福音腳蹤

夠尚.優耀牧師與玉美牧師一直說教會革新都是我教他們的,其實是他們的創意、溝通、信心與勇氣,帶動了姬望紀念教會的更新。現在,教會週五晚上的禱告會是停了,但卻推動出「家庭禱告會」。每週夠尚.優耀牧師會到一個家庭,與他們一起讀長老教會發行的《新眼光讀經》,帶領他們為家人、為教會禱告。

「我們現在每個禮拜二早上的旺得福、禮拜三晚上的小組、禮拜四下午的婦女路德團契、禮拜五的松年團契、禮拜五晚上的詩班聚會,還有個別的家庭禱告會,每個聚會都有禱告時段。也就是說從1個禱告會變成6個禱告會,從不到 10個人的禱告會,變成加總近 100 個人的禱告會!」夠尚. 優耀牧師一邊說一邊笑,越說越興奮。

玉美牧師說話又輕又快,「我們教會原來是富世長老教會,因為這個部落是富世村。之所以改名為姬望紀念教會,固然是因為紀念姬望長期躲在鄰近山洞中傳福音、教導聖經,但是更重要的是,姬望這個名字的意涵就是宣教,所以我們自許:姬望紀念教會要成為部落的盼望,教會信徒都要成為有影響力的真基督徒。而要成為宣教的教會,就不能沒有禱告的支持!」

目前,姬望紀念教會已經在花蓮市建立了城市小組,未來希望可以轉型成為教會。在新北的新莊,也支持開拓了「台北太魯閣教會」。玉美牧師站在教會門口對著立霧溪,微微側向大海說,「姬望紀念教會不能只是紀念姬望.依萬,我們更要接續姬望.依萬的福音腳蹤,繼續向前走!」

聳立在山坡上的長老教會姬望紀念教會,是一棟外牆貼石片的禮拜堂建築,這是早期芥菜種會在原住民部落所建築的典型禮拜堂。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牧師娘的丈夫孫雅各牧師,是姬望.依萬的聖經與神學啟蒙老師。而今,孫理蓮 牧師娘所建築的石片禮拜堂依然聳立,姬望的宣教異象與使命也仍將繼續邁步向前!(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