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只要地牛翻身或颱風將至,「地震」與「颱風」在Google的相關搜尋量,就會明顯上升。雖然「地震」與「颱風」兩個關鍵詞,常常登上台灣Google搜尋趨勢排行榜舞台,但像上個月一樣,他們兩個約好同台演出,並在排行榜前十名中,佔據了超過一半以上席次的狀況,實屬罕見。
颱風心態
沒有人喜歡天災,但若是可以,人們一定都想預先知道,即將到來的災害是什麼?會有多嚴重?我們都想對災害可能帶來的影響,事先進行「管控」。但面對兩種不同的災害型態,我們也擁有了兩種不同的「心態」。
對當代社會而言,颱風算是相當程度可預測的天災了。因此,在 Google 搜尋中,常伴隨「颱風」一詞一起被搜尋的其他關鍵詞,往往是「停班停課」、「颱風假」、「颱風動態」等,能夠幫助人們提前預作準備的相關資訊查詢。雖然颱風的可預測性,會催促人們提前預作準備,但這卻也同時意味著,既然災害來到的時間完全可預測,平時人們對防災就會處於毫不理會的狀態。我們在想的是,如果一切的防災預備,等颱風快來都還來得及的話,那平時又何必浪費資源,去做無謂的過度準備呢?這種「颱風心態」,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抱持的一種心態。反正只要事情還沒發生,就別往心上放吧!等事情快發生了,再積極預備就可以了,不是嗎?
地震心態
然而,地震在現代人的觀點裡,就是另一種天災了。就算科學家偶爾可以提前幾秒預測到地震的發生,但這短短幾秒間,也只夠人們勉強保命或減少受傷而已。更何況多數時候,地震的發生完全不可預測,因此人們面對地震的避險心態,與颱風截然不同。過去一個月的 Google 搜尋趨勢中顯示,與「地震」相關的搜尋關鍵詞,是「災情」與「地震快報」。這兩個關鍵詞,與能不能預作準備毫無關係,而更集中在對災後狀態的關切上。
地震心態是:反正事情不可預測也不可控,所以唯有在危急之下,有辦法立即做出正確反應的人,才能提高生存機會,降低損害。換句話說,地震心態裡,完全沒有可以「臨時抱佛腳」的空間,因為災害一發生,個人的避險常識與技能,就將瞬間決斷生死一線間。因此對地震的關切,只能事後諸葛。而若想避免地震傷害,就要讓防災的預備「常態化」,因為我們不知道地震哪一天會來。然而,當預備成為常態,我們就難免會鬆懈。
你的心態
兩種可預測性不同的天然災害,造就了人們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過去 Google 搜尋趨勢排行榜,鮮少有地震與颱風同時登榜的月份,因此我們難以比較擁有「颱風心態」與「地震心態」的人數差異。但從上個月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擁有地震心態的人,僅僅是擁有颱風心態的人的一半。
簡單地說,有「地震心態」,會主動關心過往災情的人,遠遠少於有「颱風心態」,想臨時抱佛腳,好因應可預期而即將到來的災害的人。若關切地震災情的人這麼少,那麼你能想像當中又有多少人,會保持「地震心態」,而願意不斷強化自己的相關避險常識與技能嗎?少之又少吧!
今年即將於 11月11-12 日在台北舉辦,並隨後由全台各地超過 20 個教會,一同合辦的「全球領袖高峰會」中,有將近 1/4 的講員,都談到了「心態」問題。其中一位廣受各大跨國企業邀約,並被《Inc.》雜誌譽為全球百大領導力講師,本身也是一位牧師兒子的業界領袖,喬恩‧阿考夫(Jon Acuff)就認為,心態就像是你心中持續播放的「配樂」。改變「配樂」,就能改變現場氛圍。因此,只要抱持的心態不同,就能為同一件事情,帶來不同的發展與可能性。那麼,在生活中,你更常抱持的是,等事情發生再說的「颱風之歌」呢?又或者你心中常響起的配樂,是隨時都會讓你保持儆醒預備的「地震之歌」呢?
基督徒的心態
當基督徒尋求神的時候,我們心中時常響起的「配樂」,將大幅度決定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擁有的心態,是平常活在自己的快樂與心意中,直等到生病了、出事了,才趕快回頭尋找神的「颱風心態」嗎?還是無論何時都專心尋求神,因此不怕地震來的「地震心態」呢?
路加福音十二章 39-40 節中,耶穌說:「家主若知道賊甚麼時候來,就必警醒,不容賊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是可以預先知道「賊什麼時候會來」的人所抱持的心態,也就是「颱風心態」!但耶穌接著又說:「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既然是「想不到的時候」,顯然耶穌要我們用「地震心態」來預備迎接祂的再來。
簡單地說,耶穌在提醒所有跟隨祂的人,要儆醒地保有「地震心態」。祂要我們用颱風隨時都會無預警到來的標準,來面對祂的再來。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把颱風當地震!因為任誰,都無法預先知道人子什麼時候來!
你心裡面常常奏起的心態,是哪一種「配樂」呢?願我們心中的配樂,叫「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