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阿拉伯的耶穌 (二十) :耶穌的身份 [下]
期數:2022/12
作者:安德魯.湯普森 Andrew Thompson 譯:陳文安 / 翻譯小組

 

在整個舊約中,我們讀到,先知在異象中所看見的神,是一個多元的合一體。例如,當亞伯拉罕看到「耶和華」時,他看到的是三個人。從以下經文的前後文,我們可以說這三個人,就是三位一體的耶和華神: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裏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三人就從那裏起行,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二人轉身離開那裏,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
-創世記十八:1、2、10、16、21、22

偉大的先知以賽亞,用以下的經文,記下他在異象中看見的神: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以賽亞書六:1、3、8

從這裡,我們看見神以擬人化的方式出現(一個坐在寶座上的人)。接著有三重的頌讚「聖哉!聖哉!聖哉!」然後主問:「誰肯為『我們』去呢?」

耶利米,舊約中的另一位大先知,描述主耶和華如何以人的形狀與他對話,並將話語傳給他。請看以下的經文:

於是耶和華伸手按我的口,對我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耶利米書一:9

但以理(以被丟進獅子坑聞名)描述他在異象中看到的神: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着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祂。祂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祂的國必不敗壞。-但以理書七:13-14

在舊約中,我們看到神的形像是多元的。每一個異象的核心,都有一位「像人子」一樣的人物,且被賦予神聖的地位 ( 治理一個永恆的國度 )。

在舊約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可以看見神以複數的形式出現,這些都根植於一神論。然而,這與神真正的面貌,仍相距甚遠。我們必須清楚意識到,人即使用盡萬國的方言,但在訴說神的奧秘時,仍有其無法逾越的侷限性。

卡爾 ‧ 拉納 (Karl Rahner) 在他的經典研究《三位一體》中指出,聖經啟示了一位多元而合一的神 ( 作為 ),並告誡人們,不要對神的本體進行描述 (「本體論」主要探討存在本身,即描述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 ),因那是徒勞無功的。換句話說,基督徒之所以信仰「三位一體」,是因為聖經不斷揭示,神是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的神。因此,儘管猶太教信仰一神論,但在神學上則顯示,神是一個多元的合一體。有記載顯示,祂曾以人的形狀顯現,來介入歷史。也正是在這一神學基礎上,耶穌確立了對自我的宣稱,並曾引用以賽亞的話。

以賽亞以「受苦的僕人」預言而聞名,而基督徒認為,這其實就是在預言耶穌的一生。耶穌也引用以賽亞的話,來宣告祂的使命和身份。在其傳道初期,就曾宣讀以下的經文: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裏的人都定睛看祂。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四:18-21

以賽亞書總結了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殷切期盼,等候祂迎來神的國,並治理萬國萬民。而彌賽亞的屬性,就祂的使命和身分而言,根本不是別人,而是神自己!那些聽了耶穌信息的人,當然也知道這個預言,所以認定祂是在褻瀆神。在審判耶穌期間,祭司就認為祂說了僭妄的話,以祂自稱為神來定祂的罪,最後把祂釘上十字架。

耶穌卻不言語,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又問祂說: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你們已經聽見祂這僭妄的話了。你們的意見如何?他們都定祂該死的罪。-馬可福音十四:61-64

福音書作者一貫所表達的主軸是:耶穌因其教導和所行的神蹟,以及自稱是神,而被處死刑。如果我們把新約全書中,那些論到耶穌神聖身分的文字和行為全都抽離出來,那新約就只是斷簡殘篇了。但如果說聖經中有「三位一體」(包括基督的神性)的記載,那也言過其實,因為我們找不到確切的文字證明。

基督徒只能從聖經中的一些簡要概述,來說服自己相信,「三位一體」是對神的作為和身份的有力闡述。同時也將耶穌視為彌賽亞,而來崇拜祂。祂是獨一真神耶和華的化身,並已彰顯自己的多元合一性。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著基督屬性的哲學辯論,就如同對可蘭經本質的討論一樣。從本質上來說,其問題都集中在神的神聖屬性上,以及有限的受造之物,是否能配有這些屬性。

10 世紀時,在巴格達 (Baghdad) 的穆塔齊利特派別(Muta’zilite) 認為,沒有任何受造物是永恆的,只有神才是。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蘭經時,會引發的爭論是,到底可蘭經是「永恆的」、自有的神的話語,還是一個與神分離的、「被造的」實體?穆塔齊利特學者們得出的結論是;既然只有神是永恆的,只有一位神,那麼把永恆和自有的地位,賦予任何事物或任何人,就是犯了悖逆的罪,是把神聖地位賦予神以外之物的嚴重罪行。

因此,可蘭經不可能是永恆的。這一結論對更正統的伊斯蘭學者來說,當然難以接受,因為它削弱了可蘭經作為神聖啟示的角色和地位,是他們不想見的。這最終引發了對穆塔齊利特派的殘酷鎮壓。然而,穆塔齊利特派的思想,確實凸顯了神屬性涵蓋的範圍,也讓人對神一體性的僵化理解有更多的省思。

因此,如果神的「話語」是永恆的,則意味著除了神之外,還有其外事物,與神擁有共同的屬性。而這些屬性包括:仁慈、憐憫,和公義。對基督徒來說,神的屬性,例如愛,是多元而合一的。從愛的本質看,它本來就需要有一個能接受的「他者」。愛要存在,就必須有一個愛人者和被愛者。而若愛會永遠長存,則愛人者和被愛者也必須是永存的。因此,就這需要一個媒介。也就是說,在愛人者和被愛者之間,必須有一個能傳遞愛的途徑。 

這同樣也適用於慈悲、憐憫,和公義等屬性。為了使這些屬性永遠常存,就必須有永恆的「他者」,也就是慈悲、憐憫,和公義所施予的對象。因此,如果神只是一個絕對的、單一位格的本體,那麼這些屬性就不可能永遠長存。因為「絕對」,就其本身定義而言,是不能添加或削減的—它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不涉及任何變化。然而,神的屬性是動態的,總是與變化的世界互動。公義是對負面行為的回應;慈悲是給違法者不應得的仁慈。而三位一體的教義,或相信神擁有這些屬性,能讓愛、憐憫、恩典,和祂的話語永遠長存。

這使得聖經中耶穌的教導,與神的屬性相合。神具有永恆的多元屬性,使徒約翰的聲明概括了這一點: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着祂造的。生命在祂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一:1-4, 14

耶穌是神永恆的道,而以人的樣式顯現,這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在伊斯蘭教中,神永恆的道,是以書的形式顯現。但對基督徒來說,那是一個人。這兩種主張的任何一個,都可能讓穆塔齊利特派感到憤慨。他們主張只有神是永恆的,不是祂的話語,也不是祂的任何其他屬性。弔詭的是,雖然他們被正統伊斯蘭教殘酷地鎮壓,卻為人對神永恆屬性的認知,開闢了新局,並與基督教神學產生深刻的共鳴。在最基本的層面上,一位有多元屬性的神,能與祂的受造物溝通和連結,道成肉身,啟示祂自己。但對一個單一的神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神若要啟示祂自己,那祂就需要永恆的屬性,而這些屬性是動態和相對的。

本文出處:《阿拉伯的耶穌》:<第五章 > 房間裡的大象—視而不見的集體迷思:耶穌的身份。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