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俄羅斯、烏克蘭宣教異象之旅(三)
期數:2010/05
作者:鄧樂生
轉化的契機
位於千年古城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比切爾洞窟修道院、索菲亞大教堂、聖邁可修道院不只是令人驚嘆的古蹟,直到今天仍是東正教信徒們敬虔崇拜的聖所。
烏克蘭的宣教工場
烏克蘭人很善良,百姓有溫柔的靈,愛國家、愛鄰國。比起俄羅斯,烏克蘭的東正教比較沒有國家主義的陰影,但仍和其他許多前蘇聯國家一樣,受到共產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世俗文化影響。
9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雖然學生時代接受基督信仰,但進入社會後,工作環境的複雜、現實生活的壓力,還有西方世界價值觀的影響,讓青年人失去對主單純虔誠的心,有些人因此回到傳統熟悉的東正教,尋找熟悉的模式來建立家庭及養育子女。畢竟烏克蘭長期浸淫在東正教的歷史文化,是東正教的信仰中心,更是東正教許多變革的發源地。
改革開放後,烏克蘭逐漸找到自己文化的立足點,政府也開始認同教會所從事的社會工作。舊蘇聯時期前已來到烏克蘭的五旬節派、門諾會和浸信會等新教,都在蘇聯解體後重新進入烏克蘭。藉由彼此包容、互學長處,進而彼此相愛、彼此祝福,共同攜手成為事工上的好夥伴。
我們相信任何時候東正教終必有隱藏的「尼哥底母」,當復興的日子來臨時,新教可提供適切的協助。
廢墟中的神蹟─「神國大使教會」
「神國大使教會」(The Embassy of the Blessed Kingdom of God for All Nations)由奈及利亞黑人牧師桑戴‧阿得拉加(Sunday Adelaja)所創。一九九四年開始的時候只有七個人,十多年來已有三萬名會友,在烏克蘭全國有十萬名會友,同時在40個國家中拓植了超過六百間教會,帶領兩百萬人歸主。桑戴牧師三十三歲,已建立全蘇聯最大的教會,三十五歲時,建立歐洲最大的教會,寫了五十多本書。桑戴牧師說:「我是靠著禱告來突破困境牧養這麼大的教會,人若是明白如何等候神,他不可能沒有明顯的成功。」
幾年前,阿得拉加在烏克蘭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後的十二天對峙僵局期間,發動教會成員禱告禁食,帶動遊行,之後第一輪投票被宣判無效,被稱為「橙色革命」。最近他的教會已有六百多名成員參選公職。
阿得拉加牧師說,信徒在政治進程中有份參與是極其重要的。他極力主張:「政治不能改變人心,但我們需要那些心已被耶穌改變的人進入政治當中。若果我們把政治拱手讓給那些心未被改變的人,我們所得到的回報,將會是『國家發生許多瘋狂的事』。因為假若你的心未被改變卻參與在政治中,你將會依賴那些腐敗墮落的價值觀而活。」
有人說:「要牧養這麼大的教會一定很辛苦。」但他說:「擔子很輕省,簡直就像在度假,靠著禱告,就能辦到。」他的事奉充滿了喜樂與活力,而非痛苦的淚水。他說:「人若是與神擁有一對一的親密關係;人若是知道藉著禱告突破困境;人若是明白如何等候神,那麼他不可能沒有明顯的成功。」
我們參與週日的主日敬拜與下午的按手醫治禱告特會,會場內揮動著萬國旗。當日聖詩合唱團,人人拿著一束束成熟的農產品。他們到鄉間宣教的功效大過牧師登台的講道,真如保羅所說:「我傳福音給什麼樣的人,我就成了什麼樣的人。」要傳福音給所有的人,就只有參與其中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大使命的教會置身在破舊的體育館,但裡面擠滿了聚會的人。不遠一百公尺外另有一間美麗典雅的教會,聚會的人卻很少。
翻轉烏克蘭命運的宣教大軍
20年來,宣教大軍從世界各地帶著龐大的資源(僅烏克蘭一國約估美金110億)進入崩解後的蘇聯各邦國。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是成立於1991年的福音機構,在前蘇聯12國中的10國有事工,建立平台相互連結。烏克蘭有200萬大學生,基輔有40多間大學,其中16間大學有IFES事工,有40多個團契。IFES發展友誼佈道、英文營、校園俱樂部、運動事工等。
「兒童彩虹之家」舉辦四種福音性營會,來改變兒童的生命。包括孤兒營會、城市弱勢兒童營會、英語夏令營,還有菁英家庭兒童營。為什麼要為菁英家庭的孩子辦營會?彩虹之家的主任告訴我們:「這些來自上層社會的孩子,父母多在政府部門工作,他們將來也最有機會進入政府工作,如果我們能以聖經來教導他們,那到時整個烏克蘭的命運都會被翻轉。」
「車諾比兒童醫院」長期照顧車諾比核能廠爆炸後的無辜受害兒童。自1986年轉型為兒童醫院以來,專職照顧受核爆傷害的兒童,總共已提供40,000人次的免費治療。但現在設備已老舊不堪,而政府完全無力資助,只好靠醫護宣教士們到處募款。
「烏克蘭聖樂中心」是一對美國退休夫婦於1993年創立的。他們為這個音樂素質甚高的國家,帶來了巴哈、韓德爾彌賽亞等福音聖樂。組成音樂家團契,許多本地音樂家因這個事工而獲得第一本聖經,有了第一次的敬拜。1993年底他們舉辦第一次音樂敬拜,當時就有106人來參加,96人決志。2006年,這個音樂家團契還受邀到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表演,把聖歌帶入福音的硬土。
聖樂中心每個禮拜的音樂敬拜都收奉獻,為的是要幫助貧窮人,所以從音樂事工已發展到慈惠事工。目前聖樂中心固定照顧330個年老的寡婦鰥夫,年紀從60到90歲。
這些年長者有的是1931年大饑荒倖存的嬰兒;有人在1937~38年史達林鬥爭中失去家人;還有些是在1943~45年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寡婦。共產黨統治時期,這群老人至少還可以跟大家「共產」。但共產政府瓦解後,他們的生活就更加艱難了。因為完全失去社會救助與福利,如果沒有家人,或類似聖樂中心的慈惠照顧,那就陷入絕境了。
烏克蘭的3P福音事工
「基督徒希望教會」(Christian Hope Church)是烏克蘭最大的教會之一。成立於1991年,由7個人開始拓荒,第一年聚會人數就達到500多人。第二年成立戒毒中心,目前在全烏克蘭已成立300個戒毒中心。第四年成立孤兒中心,目前有200個孤兒中心;後來又發展聾啞中心、教會醫院。希望教會也在全烏克蘭植堂,已建立了300多間教會,而目前基輔的希望教會主日聚會已有一萬多人。
主任牧師擁有科技博士頭銜,在蘇聯解體之前更是成功的潛艇工程專家。他婉拒美國高薪聘請,專心委身於牧師工作。同工團隊中也有退休的年青飛行官,教會共有15位牧師、14位主任、100位職員。這間教會是不斷經歷神蹟的教會,除了聚會人數與事工不斷擴展外,就連現在的教堂就只以原價的13%購得,而且還是前警察局大樓。
烏克蘭近年來運動福音工作也蓬勃發展。基督徒足球聯盟在烏克蘭有七個球區,各區每月有一次福音聚會。參加的運動同好可以一起玩踢足球、觀賞足球明星電影或其他福音影片。
足球聯盟強調「禱告(Pray)、玩(Play)、傳揚(Preach)」,除了組織球隊、比賽、福音聚會外,聯盟也協助堂會發展運動事工,吸引社區年輕人進入教會。
在前述林林總總傳福音、慈惠、各樣照護的工作裡,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將基督絕對的真理、完全的愛深植人心,改變舊思維,並從烏克蘭這個宣教相對自由的國家擴散到其他東歐、中亞與中東各國。願上帝祝福每一位委身在烏克蘭及俄羅斯的宣教士。
險峻的經濟 轉化的契機
雖然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有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與各項農產品,但在金融風暴後,原物料價格暴跌,失業率上升、治安每下愈況。雖已逐漸邁向民主化過程,但各種法規制度的運作都還未上軌道。
除了內政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資本主義和西方文化的缺失也顯而易見。重工業、精密武器製造廠尚未民營化,人們的思維無法立即面對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環境,地處溫寒帶生存不易等,導致兩國現代化經濟體制一直還未建立完成。
悲情、善良、擁有獨特文化的百姓再一次落入酗酒、煙毒、墮胎、愛滋病、街童、流浪漢、搶、偷等等失序狀態。這也使得許多烏克蘭和俄羅斯人反而懷念當初大家有飯吃的共產社會。
幾個月前俄羅斯領導人普亭下令將700多間的博弈館關掉480多間,俄國總統麥維德夫(Dmitsy Medveder)也在國會演說時指出:「俄國該創造智慧經濟,生產獨特的知識、新貨物與新科技,以及對人類有用的貨物和科技,而非以原物料為基礎的原始經濟。」
歷代志下七:14:「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成為賭徒和酒癮患者原不是俄羅斯中低階層百姓(佔全國近90%的人口)甘心的選擇,願神的靈,和祂的醫治、拯救降臨在俄羅斯、烏克蘭兩個國家。(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