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2014宣教異象之旅(I) 蘇格蘭與倫敦
期數:2014/07
作者:夏忠堅牧師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

蘇格蘭與台灣的生命相繫

蘇格蘭與台灣隔了一個歐亞大陸, 距離何止千萬里,但蘇格蘭與台灣的生命卻緊緊相繫。1865 5 28 日,馬雅各醫生在蘇格蘭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差派下,於打狗( 高雄) 的旗後登陸。6 16 日來到台南府城西門外的看西街租屋開設醫院,設教行醫佈道。我們來到蘇格蘭的愛丁堡馬雅各的家鄉,不免令人有幾分激動。

 

愛丁堡舊城保留得非常完好,就算是已過世100 年的愛丁堡老居民,如果能再從墳墓爬起,在今日愛丁堡舊城中,仍可以熟門熟路地到處閒逛, 而不會感到陌生。

 

舊城裡的制高點是聖安得烈城堡。1546 年, 愛丁堡興起宗教改革的浪潮, 同情新教的貴族與群眾佔據了聖安得烈城堡。他們邀請約翰. 諾克斯(John Knox, l514 1572)在城堡中教導聖經。

 

1547 6 月, 天主教軍隊攻破聖安得烈城堡,驅逐新教徒,諾克斯被俘至囚犯船上服苦役。1553 年諾克斯逃到日內瓦,隨從加爾文。

 

1555 年諾克斯重返蘇格蘭,鼓勵貴族與信徒勇敢抵抗迫害者,號召他們拒絕參加天主教儀典, 只在家中舉行家庭禮拜與查經。1560 年新教勢力取得優勢,蘇格蘭國會通過了諾克斯所擬的「蘇格蘭信仰告白」(The Scots Confession)。這告白高舉「唯獨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權威、教會的元首和領袖」,這就是後來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的「雛型」。

 

2014 宣教異象之旅的28 位團員,流連在聖安得烈城堡中,彷彿還可聽見新教徒為堅持信仰自由而發出的呼喊聲。然而,令人感嘆的是:150 年前, 蘇格蘭宣教士把福音帶到台灣;如今,愛丁堡舊城的古老教堂仍然四處聳立,但是卻有不少教堂已經出售,讓人經營餐廳、咖啡屋。看著聖安得烈城堡鄰近教堂廣場上的咖啡座,真是不勝唏噓。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從愛丁堡到倫敦的長途公路旅行,我們選擇穿過湖區(lake-district),中途夜宿曼徹斯特。湖區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英國的國家公園,也是著名的度假勝地。湖區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湖泊,高低山巒、翠綠牧原連綿不斷,點綴其間的是各式古老美麗的石造農舍,以及低頭吃草的大小羊群。

 

 湖區最適合單車與徒步旅行,我們搭乘大巴士穿梭而過,實在有點褻瀆了這片美景。蘇格蘭、英格蘭的鄉村實在美極了,而湖區更是美景中的美景。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鄉村與湖區,心裡湧現的都是大衛的詩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車窗外的美景不是如畫,而是勝於畫!但是宣教異象旅行團則在車上用了很長一段時間,記念耶穌受難,因為穿過湖區的日子正巧是受難節。黃昏車抵曼徹斯特的餐廳,正巧有餅乾跟一小罐飛機上帶下來的葡萄酒,我們就在晚餐前舉行受難日的聖餐禮拜。

 

活出應當活的價值

第二天繼續往倫敦前進,我們路過史特拉福(Startford)午餐,並參觀莎士比亞故居。故居前的人行步道入口處立了一個莎翁名劇《哈姆雷特》中的小丑雕像,上面寫著哈姆雷特的著名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如果用哈姆雷特的劇情來看這句話,哈姆雷特面對的是:要自殺或活著去殺死叔叔報弒父之仇。因此,這句話較貼切的譯法應該是:「要活著,還是不要活著,這真是個難題。」

 

的確,人生每天都要面對大大小小的抉擇,做或不做固然費思量,但要活著還是不要活著,這才真是難題!只是,人活著就真正活出他應當活的價值了嗎?如果人活著但心靈卻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將來死了只能進入永遠的滅亡裡,那活著又有什麼價值?這才真是大問題,也正是宣教的價值!同心來宣教吧,宣教不該是個難題!

 

華人教會流動性極高

倫敦中華基督教會就是一個以宣教為導向的教會,於1950年聖誕節時由王又得牧師建立。王牧師畢業於燕京神學院,受差派到唐山循理會鳳意中學擔任校長。1949年時正好來英國劍橋進修,後來大陸赤化,他就留在英國。當時華人在英國的生活相當艱苦,因此王牧師領受異象,成立華僑佈道會,在各處向華人傳福音。又因沒有華人教會,所以王牧師與10位信徒一起禱告後成立了教會。

 

倫敦中華基督教會目前有5個堂會,有12堂崇拜,大約有1500位信徒。「華人教會面對的最大困難是流動性高,我們教會大約70%是學生,他們停留在一間教會的平均時間差不多是18個月。有時一批學生同時畢業回國,新的學生還沒有來,整個教會就落入青黃不接的狀態。」倫敦中華基督教會蘇豪福音堂的胡德明牧師直言不諱。

 

蘇豪福音堂緊鄰倫敦唐人街,教堂是1886年完工的古老建築,原屬於一英國循理會所有。該教會因信徒逐漸凋零,而計劃以360萬英鎊出售會堂,並將教會搬遷到市郊。有一間韓國教會願意照價購買,但循理會因為會堂緊鄰唐人街,而屬意出售給華人教會。最後蘇豪福音堂神蹟地僅以接近30萬英鎊購得這所古老教堂(30萬是該循理會另外購堂的搬遷費)。

 

為留學生開回歸課程

為了回應神的恩典,蘇豪福音堂對外改用「蘇豪福音中心」的新名稱,以對外宣教為教會的第一優先。「唐人街這一帶有67間彩券賭注站,華人在這裡工作很辛苦,心靈也很苦悶。我們福音中心每週一、三有英文班,很多沒有居留身份的,或是留學生都會來上課。目前學員有150多人,不少人在英文班信了耶穌。我們也提供華人新移民生活、法律諮詢服務。每週都有福音隊在唐人街發單張,做街頭佈道。」胡德明牧師是馬來西亞出生的華僑,講話有點廣東腔。當年神感動他放下成功的保險工作,來到倫敦作宣教士牧養教會。

 

蘇豪福音堂不只是看重唐人街與留學生的佈道工作,還看見留學生回到大陸的福音契機。胡牧師說:「英國的移民法令規定留學生一畢業就要回國,因此我們教會就為將要回國的留學生開設六次的回歸課程,幫助他們回國後之後能夠堅持信仰,委身教會、領人歸主。」

 

英國華人教會的馬其頓呼聲

目前,全英華人大約有45萬人,倫敦就有近25萬人,而全英大約有10萬大陸留學生。全英有137間華人教會,傳道人卻只有80位左右,近一半教會沒有傳道人牧養。而倫敦華人教會有30多間(唐人街就有3間),包括浸信會、宣道會、禮賢會、聖公會、信義會等。

2014宣教異象之旅的團員除了訪問倫敦中華基督教會外,也參加在華夏基督教會的主日禮拜,由夏忠堅牧師講道。另外夏牧師也為倫敦教牧同工開了一個早上的「建造健康教會」課程,並一起座談。

 

倫敦的幾位華人教會牧師共同對台灣教會提出了呼籲:請台灣教會差派傳道人來倫敦牧養華人教會;英國華人教會經濟能力微弱,所能提供給傳道人的生活費微薄,請台灣教會支持傳道人的生活基金,以幫助弱小教會能聘請傳道人;請台灣教會差派短宣隊幫助弱小教會;請台灣教會幫助英國華人教牧每年舉行退修會。

 

英國各地華人教會都提出了「馬其頓」的呼聲,惟願上帝在英國與台灣之間再次建立宣教的橋樑,正如當年在蘇格蘭與台灣之間建立宣教的橋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