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關鍵面對—人才外流與少子化情境下的教會增長.上
期數:2019/06
作者:黃莉雯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年所公佈的資料,2015年台灣海外工作人數已達72萬,其中72.5%有大學以上學歷。英國牛津大學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預估到2021年時,台灣人才外流將高居世界第一。而國發會也在2018年的人口推估報告中,預估2022年起台灣人口將開始呈現負成長。「少子化」與「人才外流」已成為教會不可忽視的嚴肅議題。

台灣教會期待著復興,但卻無法逃避屬地責任,因此福音協進會自去年開始,針對台灣教會將面對的社會關鍵議題,推出【關鍵面對】論壇,以論壇形式邀請各界學者與牧者參加,進行一系列的倡議與討論。

2019年第二場【關鍵面對】,以「人才外流與少子化情境下的教會增長」為主題,5月9日在台北iM教會舉行。主持人福音協進會創新拓展處處長夏昊霝牧師,邀請台大社會學系蘇國賢教授、福音協進會夏忠堅牧師、新店行道會張茂松牧師、宜蘭方舟聖教會王光華牧師、水林長老教會莊信仁牧師擔任講員,有近80位牧者參加。

台灣社會人口變遷對教會的挑戰
— 蘇國賢

台大蘇國賢教授以「台灣社會人口變遷對教會的挑戰」為題,分享相關研究數據與報告。他表示,人之所以有尊嚴與價值,不只是為滿足自我利益,更是為了提升他人。如同氫與氧結合形成水,但在水裡卻找不出這2個成分。形成鹽的氯與納,也是如此。「個別的我,結合了別人的我,就可形成
一股改變的力量,」他說,我們要以獨立個體來看待教會中的人才,但也要讓他們進到人群中與他人結合,這樣的力量才足以改變社會與世界。

他也透過不同研究數據,對當代的人際關係危機提出反思,比如朋友愈多關係反而愈淡薄、「交換關係」(你有什麼)取代了「盟約關係」(你是誰)、關係角色分工趨於專業化、關係的情感轉化、核心關係較不親密、愈來愈處於同質關係等等。這些都值得教會警惕與反思,不可輕易忽略!

在蘇國賢的研究中,台灣社會除了面對低生育、低結婚、高離婚率的挑戰外,還有婚姻生活滿意度與宗教信仰沒有顯著關係、伴侶疏離感隨年齡遞增、青少年「轉」大人變慢等問題。

蘇國賢說:「轉大人包括求學、工作、戀愛、成家的步調,整體比例都比過去來得更晚。這樣的情形加上人際疏離,人與人間會變得無法談心,社會孤立者比例變高,大部份人只和地位接近自己的人互動,活在同溫層裡,連夫妻間的親密關係也產生變化。」這一切在在顯示,現代人愈來愈不重視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疏於經營。

他特別提醒,面對這些關鍵議題,教會是否警覺自己只活在同溫層?只能舉辦同溫層活動?是否有和社會各階層的人接觸?他說:「當教會無法和不同類型的人建立關係時,就當好好思想,這真是上帝要我們建立的教會嗎?教會的人才需要歷練,需要出去和不同的人建立關係。更要看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勝過活動!」

從教會發展看人口流動與教會復興
—夏忠堅

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表示,從聖經角度來看,教會其實不用害怕人才外移與少子化,因為這正是教會成長的契機。

亞伯拉罕是人口外移,也是少子化的代表人物。他從吾珥到哈蘭,再到迦南地,但上帝賜福,並應許他的移動,「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八:18)

以斯帖時代不也是如此?還有耶路撒冷教會受逼迫四散,腓力因此把福音傳到撒迦利亞,並到迦薩的曠野向埃提阿伯太監傳福音,因而祝福了非洲,甚至催生了後來的安提阿教會。「所以,我們不該害怕,反而該把握人才外移的契機,讓新領袖有機會站出來!」

他希望教會能掌握幾個重點,因為少子化時代,是更加自由、生活品質更高,安全感更高的時代。教會是否該思考,在少子化趨勢下,兒童主日學不能只做在會友孩子身上,而當擴大禾場,讓社區的兒童也能進來。兒童主日學的內容需要更精緻,而不是仍然停留在20-30年前的版本。「聖靈使人自由,我們也該讓人明白,唯有在主裡面,才有真平安與安全感。」

最後,他分享有次參加歐洲宣教異象之旅時,站在橋上看流水與船隻,思想教會應該是「橋」,還是「船」?答案是「船」。教會若能按流動人群的特質,來裝備造就人才,訓練人才不論到哪裡都可以愛人、服事人,跟隨基督,建立微教會,那麼即使人才好像離開了,但並沒有流失。「你仍然可以透過臉書、微信、email來牧養和關心他們。」

「橋只能望著流水興嘆,但教會是船,人流動到哪裡,你的牧養就跟到哪裡,教會就建立到哪裡,福音就傳到哪裡!」他強調教會應該像船一樣,順水而行,裝備更多因流動而來去的主工人,使福音更加廣傳。夏牧師也特別提醒,要好好善待移工與寄居者,因他們也是神國度中流動的人才!

「透過夏忠堅牧師的分享,我們有了重新看人才外流與少子化的眼光,並帶來新的契機。」主持人夏昊霝牧師,提到聖經中的約瑟,也是人才外移與少子化的標準人物,「但約瑟不只拯救了以色列人免於飢荒,其祝福和影響力更代代傳承!」

(本文未完,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