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台灣教會的故事—姬望紀念教會 (1) 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
期數:2022/07
作者:文、照片:夏忠堅 牧師

立霧溪從太魯閣峽谷蜿蜒東流,不捨晝夜地潺潺嗚咽著。站在溪邊,拿難.達道牧師指著溪對面的山說:「哪天我帶你去爬山!」

溪對面是頗具現代感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我問道:「你是說遊客中心附近的步道?」拿難牧師眼光上移,望向高聳的大山,「不是啦,是去爬山頂的大禮大同!」

我只聽過《禮運大同》,沒聽過什麼大禮大同,但是遊客中心後面直直聳立的高山,坡度至少也有3、40 度吧!有路可以爬上去嗎?

「我們教會還有 7、8 位信徒住在山上,每個月我都要爬上去,帶領他們作禮拜、領聖餐。」拿難.達道牧師微笑地跟我說。不知道哪來的一股衝動,我瀟灑地回說:「好啊,我跟你一起上山去主領聖餐!」

齊向高山歌頌《祢真偉大》

在鄰近中橫公路起點太魯閣牌樓前,立霧溪南邊有 3 間長老教會。臨溪的是太魯閣教會與砂卡礑教會。他們部落的原址,是在山上的大禮部落 原名赫赫斯,Huhus) 與大同部落(原名沙卡礑,Skadang),後來遷村到立霧溪邊。而隔著8號公路,依山而建的,就是姬望紀念教會。

和拿難.達道牧師的約定,是在 2017 年。當時他是太魯閣教會的牧師,在駐堂牧會前,是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的總幹事,也是中會教社部部長。我們曾在幾次救災中並肩作戰,他的勇於任事、認真負責,讓人印象深刻。對於邀約爬山,他也很認真,一直緊盯著我訂時間。終於幾個月後,我們成行了。

為了爬大禮大同,我去買了生平第一雙登山鞋。怕新鞋卡腳,還先穿了整整一個禮拜。爬山前一天,我就先到花蓮。早已不是為遠足興奮到不能入睡的年紀了,但因從來沒真正爬過山,反倒有一股莫名的忐忑。

一早八點,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停車場旁的步道入口,三人登山小組(最上圖,由左至右)—古運達弟兄、拿難達道牧師、我,及二人加油小組—夏師母、陳芳瑜主任(福音與救助協會花蓮區主任、古弟兄的夫人),向著高山歌頌《祢真偉大》,然後同聲禱告。在與姊妹們相約隔天下午見後,我們 3 人就往得卡倫步道邁步前進了!

走上姬望走過的路

依據國家公園網站的資料,大禮部落海拔 915公尺,從服務中心停車場,走得卡倫步道、大禮步道,抵大禮部落,再原路折返,約需時 6-8 小時。只是爬上大禮步道,我幾乎每走 100 公尺就得停下來喘幾口氣,所以 8 小時當然回不來,還好有規劃在山上過夜。

山路真的太陡了!步道是人走出來的「步」道,沒有任何人工修築的痕跡。每走一長段,就有一段需雙手雙腳一起爬的階道,果然是名符其實的「爬」山!

途中,碰到幾個「背瓦斯桶」的「登山客」。瓦斯錢另計,單單揹工一桶要1000 元。我起喘吁吁,連連說「不貴!不貴!」瓦斯登山客沒理會我們,健步如飛,「超車」而過。

拿難.達道牧師說:「想當年,台灣原住民教會信仰之母姬望.依萬,就是坐在籐籃,由原住民青年揹在背上,爬過高山峻嶺,走遍太魯閣族各部落,傳福音建立教會的。她應該也是跟我們走一樣的步道,從立霧溪被揹到山上的赫赫斯、砂卡礑部落,我們祖先才能歸信基督。」從瓦斯桶聯想到姬望,似乎有點突兀,但是走在姬望當年可能走過的步道,突然感覺陡峭的山徑有了幾分神聖。

頭目之女三嫁漢人

姬望.依萬(Ciwang Iwal)生於 1872 年,父親畢杜是申莉干社 (Snglingan) 的頭目,母親伊瓦爾是加灣人。姬望是家中長女,因年幼喪父,與弟妹受外祖父照顧,在加灣部落成長。

姬望.依萬長得清秀美麗,因不顧太魯閣族的「規範」(gaya),與漢人結婚,而熟捻閩南語、日語。1905 年前後,姬望為顧及族人生存,接受日本軍警請託,擔任和平使者,勸請各社頭目繳械和談。而後運用日方回贈之土地房產,在卡來灣(花蓮機場附近)經商。

姬望.依萬的前二次婚姻對象都是漢人,但一被殺害、一病死。後來她又嫁另一漢人,可惜所嫁非人,丈夫吃喝嫖賭,盜賣財產逃逸。姬望.依萬遭此打擊,拿著山刀打算前往壽豐與夫同歸於盡。沒想到在途中遇見花蓮港教會李水車傳道夫婦,在兩人安慰勸解下,接受福音信主。

腳蹤遍及太魯閣族

1923 年,姬望.依萬隨李傳道夫婦開始研讀聖經。1924 年在花蓮港教會由劉俊臣牧師施洗,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基督徒。1929 年姬望.依萬被宣教師孫雅各牧師帶到淡水婦女聖經學校受神學訓練 8 個月。畢業後,回卡來灣住處,開始向來訪族人傳福音。她的福音腳蹤南至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北至秀林鄉和平村,遍及每個太魯閣族部落。

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嚴禁向原住民傳福音,姬望.依萬為此多次被警察叫去派出所問話。由於警察知道他幫日本「理番」有功,不敢公開處罰她。為了逃避日本警察的監視,姬望.依萬常利用叢林、山洞,或農耕時,帶領族人在山上聚會作禮拜。為了逃避警察追捕,也常由青年輪流背負,翻山越嶺逃跑。

她對宣教的異象與使命感、所散發出來的勇敢與堅信,使得福音傳遍每個太魯閣部落。許多被姬望感召的族人,也紛紛投入隱密教會的開展工作,甚至有好幾位因此殉道。

1964 年 6 月 19 日,姬望在加灣住處蒙召歸主,享年 75 歲。離加灣大約 10 公里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附近有富世遺址,該地的富世教會後來改名為「姬望紀念教會」,就是為了紀念姬望對太魯閣族的宣教貢獻。

眾山圍繞耶路撒冷

我們在大禮步道走著、爬著、喘著,斷斷續續聽拿難牧師講述姬望的故事。心雖嚮往姬望的傳道生涯,腿卻不由自主地痠痛、發抖。不敢看錶、不敢問爬多久了,更不敢問還有多遠。

喘著喘著,好不容易爬上大禮舊部落的小台地,正想癱軟躺平,舊部落鐵皮屋下方遠遠孤立的大禮教會禮拜堂卻已躍入眼簾。石砌會堂既黑又亮,禮拜堂雖小,但卻有著「眾山圍繞耶路撒冷」的氣勢,令人不由得生起一股神聖感與敬畏感!

吃過晚餐,拿難.達道牧師拿出背負上山的「工具」,邀我們一起去「逛夜市」。「怎麼還能逛夜市,累都累死了!」我與古弟兄異口同聲地說。坐在禮拜堂門口的台階,看著滿天星斗,心裡還是遙想著姬望在山林部落的傳道生涯。

「下次應該去姬望紀念教會,探尋姬望.依萬的傳道足跡!」我在心裡對自己說著。進禮拜堂,躺在簡陋的木搭通舖上釋放全身痠痛,不消幾分鐘就酣然入睡了。

( 本文未完,下期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