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阿拉伯的耶穌 (十二) : 牧人
期數:2022/04
作者:安德魯.湯普森 Andrew Thompson 譯:陳文安 / 翻譯小組

耶穌自稱為好牧人,在當時的歷史和宗教文化環境中,其實非常挑釁。雖然「牧人」這個詞,偶爾會被用來描述國王和宗教領袖,但在聖經中最常見的用法,是描述神與祂子民的關係。這是一個貫穿創世記、詩篇,和大先知書的主題。

詩篇23篇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它以「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開頭,描述神將帶領和引導祂的子民,保護他們不受災害。舊約對彌賽亞的本質,做了一些「預告」或預言性的陳述。按肉身說,彌賽亞是從大衛的後裔而生的,是受神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主。祂也是「全以色列的牧人」,以西結預言:「我的僕人大衛,必作他們的王;眾人必歸一個
牧人。」(以西結書卅七:24a)

耶穌運用這些意象,來詮釋自己。但對當時的聽眾來說,用神聖的意象來描述一個公認的木匠之子,簡直就是大逆不道。耶穌的教導非常清楚,祂明確地說,祂是受神差遺,來帶領羊的好牧人。「好牧人」的稱號不僅彰顯祂的角色,也顯明祂的身份,因為耶穌曾說:「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馬可福音十:18b)耶穌運用一種高明的教學法,直言無諱地以自稱「好牧人」作開場白,再以最後一行予以加強,反覆地強調祂的觀點。

肯尼斯.貝利 (Kenneth Bailey) 分析耶穌教導背後的語言結構。根據他的研究,耶穌一直使用詩詞的修辭法,來幫助祂的聽眾記憶,並思想祂的信息。 而「好牧人」的比喻,就是耶穌用詩歌來傳達祂教導的有力例證。

牧人主題的個人觀察

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翰福音十:3、11、14

當我在英國德比郡 (Derbyshire) 一個教會擔任青年輔導時,中東的聖經文化和世界觀,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我曾在中東生活過幾年,遊歷過很多沙漠和其中的城鎮。有天,我突然意識到,西方基督徒在讀經時,實在缺乏較深層次的理解,因為他們不曾在中東或海灣地區生活過。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這一地區,讓我有機會能更了解
聖經中的故事。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景象、氣味,和單調,都根植於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自耶穌時代以來,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時我在一條彎曲的鄉間小路上開車,正駛往一個叫布拉辛頓 (Brassington) 的村莊。那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古樸村莊從遠處映入眼簾時,我從眼角餘光裡,看到旁邊有一大片田野。有一個牧羊人和兩條狗正在一起幹活。因為離約會的時間尚早,我索性就把車停在路邊,坐在矮牆上看著他們。

牧羊人用手勢和口哨聲,巧妙地指示狗把散亂的羊群圍攏在一起。那兩條狗會驅趕不聚攏的羊群,有時還會厲聲地朝牠們狂吠,迫使牠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羊因害怕緊逼在旁的狗的驅趕,而向前急奔。這是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面,我記得當時帶著愉悅的心情觀賞,看著看著,就想起耶穌自稱是好牧人的話。 但…等等,眼前的場景,怎麼和耶穌說祂是好牧人的那種祥和氛圍格格不入?這時狗又狂吠了起來,把幾隻落單的羊嚇得魂飛魄散。

對英國的綿羊來說,牧羊人並不是那種讓人有安全感、溫柔體貼的人,而是把狗放到身邊來嚇牠們的人。英國牧羊犬用威嚇的狂吠、咆哮,和牙齒,讓羊往牠不願去的地方去。而這與我幾年前在中東看到的牧羊人,有著天壤之別。

還記得在約旦基列 (Gilead) 連綿起伏的丘陵中,我在營地附近的鄉間小徑散步。突然,聽見前方傳來歌聲。我轉了個彎,看見一個年輕的牧羊人。他步履蹣跚地沿著小徑漫步,身後拖著一群散亂的羊群。任何一隻羊如果磨磨蹭蹭、怠緩地吃著草,很快就會引起牧羊人的注意。他喊了喊羊的名字,把牠嚇了一跳,接著就朝牧羊人的方向跑去。

我也記得在科威特遇到的另一個牧羊人。當時我們住在石油之鄉艾哈邁迪 (Ahmadi)。有一天,當我走出家門時,竟然看到一隻羊在吃我花園裡的花。當我試著把羊趕出去,卻徒勞無功時(這讓我的妻兒們樂不可支,正在隔窗看好戲),一個牧童突然出現在大門,對羊呼叫一聲,就解決了我的難題。我難以置信地看著那隻羊順從地跑小碎步,跟著牧羊人離去。

詩篇 23 篇是聖經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在無數葬禮上被歌詠,歷世歷代的英國人都很熟悉。但是,當他們聽到這些詩歌時,腦海裡浮現的,到底是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會不會受他們的傳統文化所影響?還是忠實地呈現詩篇原作者所要傳遞的意涵?而中東的牧羊人想的,又是什麼畫面?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
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廿三


你看到英國牧羊人嗎?狗在哪裡?詩篇 23 篇描述了中東人非常熟悉的一幅景象。

中東牧羊人最讓人欣慰的一點是,他總是走在羊群的前面。其次,也是常被忽略的是,牧羊人和羊之間有著親密的關係。羊熟悉牧羊人的聲音,而牧羊人也知道羊的名字。
羊會走牧羊人走過的路,並一直跟隨。牧羊人讓羊群跟隨他、相信他。那安全的氛圍,是羊群們所熟悉的。對中東聽眾來說,這種牧者形象所代表的意涵,是顯而易見的。但對西方聽眾來說,有關牧羊人的形象,則還需多加闡釋。

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你身處什麼環境,無論你遇到什麼危機,牧羊人都在你前面。你所走的路,都是他已經走過的。即使你走過死蔭的幽谷,他也在你前面,指引著你前進的方向。

或許在西方人心目中,有人會把好牧人的形象,想成英國的牧羊人。但那是透過恐懼和控制,驅使羊群前進的惡霸。人對神的形象認知,確實會塑造一個人與神的整體關係,並影響其所有宗教體驗。當人們把牧羊人視作惡霸、獵犬時,就很容易在恐懼中被驅入一個未知的命運。

神學家以牧羊人來象徵牧師。「牧師」一詞指定的是教會領袖的牧養功能。這反映了聖經的教導,神就像牧羊人,而我們是祂的羊。透過這個主題,耶穌明確地宣告,祂的事工和身份,就是牧羊人的一種體現。


本文出處:《阿拉伯的耶穌》:<第四章 > 語言:牧人,2020年12月,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