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脈動—feat.
期數:2020/07
作者:夏昊霝牧師

2017年台灣領袖高峰會講師,創意專家費德里克.艾恩(Fredrik Härén),在「變革世代的創意領導」一課中,分享了創意的萬用方程式:「創意不是發明新東西,而是把兩個已知事物,用新方法重新組合在一起」。2020年6月初,當索尼(Sony)讓2013年底開始販售的新世代電視遊樂器主機PlayStation 4,與台北於2002年中開始發行的悠遊卡「巧遇」之後,會擦出什麼火花呢?他們創下了Google本月搜尋趨勢排行榜第一名的爆衝關鍵詞「PS4悠遊卡」。是的,悠遊卡要出PS4造型了,而且它是限量的。因此當你看到這篇「脈動」專文時,應該已經買不到了。

當代有一個簡單的網路用詞,正好可以用來形容這種創新的「組合」現象:feat.。feat. 這個詞是英文feature 的縮寫,字典上的意思是「特色」。過去常用在電影或節目的宣傳上,通常被理解為「主角」的意思,因為主角往往是一部電影裡面最值得宣傳的特色。但是當主角在長期播放的節目或電影續集中不再變動時,若某一集又再次出現featuring 這個詞,它就常常被用來指那些「特別來客串」的「配角」。因為在主角固定的影劇裡,特別在某一集來客串的人,才是那一集的特色與亮點。

當代,在網路用語裡,feat. 這個字的意思,常被理解為「特別客串」或「特別前來助陣」的人。但其實把這個詞理解為「使這次能與以前(或你以為該有的樣子)不一樣的元素」,會更為妥當。

feat.變成一種流行

有人說,縱向的拼接與橫向的兼容,是後現代的特色。但讓我們跳出理論框架,走到離你家最近的便利商店貨架,看看社會的feat. 趨勢吧:老牌零嘴「乖乖」,早已跟另一個老牌子「森永牛奶糖」結婚,生下了牛奶糖口味乖乖;孔雀香酥脆在傳統香魚口味外,竟跟鼎王麻辣鍋生出了麻辣新口味。跟麻辣鍋feat. 在一起的,還有推出太和殿鴛鴦麻辣鍋口味的77 乳加巧克力。周杰倫2019年6 月的新單曲「說好不哭」,也feat. 了五月天的主唱阿信。說到這裡,早就跟當紅炸子雞「寶可夢」(Pokemon)結合,也早就推出台灣啤酒酒瓶造型悠遊卡的悠遊卡公司,現在會跟全台銷量超過120 萬台遊戲主機的PS4 結合,應該就不至於讓你太意外了!

當兩個過去各自擁有一定聲量與支持度,卻風馬牛不相及的特色產品,隨著各自特色慢慢被消費者習慣,而不再那般令人驚艷時,相約結合成了另一種新商品、新口味、新節目、新內容,不止能迸出新火花,還能拉抬彼此,給人老歌新唱的期待,這就是feat. 的魅力。如果有個大家都愛看的愛情文藝連續劇,能與功夫武打明星成龍feat. 在一起,雖然感覺很跳tone,但其間隱藏的張力,卻又令人充滿期待。

於是無論當紅商品或YouTuber 之間,feat. 就成了一種藉由彼此拉抬,快速抬高聲勢的行銷手法,feat. 也漸漸成了一種流行文化。於是PS4 與悠遊卡feat. 在一起不到3天,就創下了賣出48 萬張的佳績。但如果你是這48 萬個幸運兒之一,你可能還得等個一年,才能拿到你訂的貨。

給我賣點,其餘免談?

就像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都能吃,夏娃卻偏偏要去嚐嚐那唯一不能吃的果子一樣,人類的內心世界,自古以來似乎就住著一個求新求變的DNA,只是在不同時代中,這個DNA 的表現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在那曾經物資缺乏的年代裡,「能夠擁有」就是足以讓大家搏命追求的賣點;但在這個物資過剩,大家都有的時代裡,「擁有」早已失去賣點,「與眾不同」才有銷路。因此當台灣人,不分老少,人人平均手上都有3.5 張,總發卡量早已超過8 千萬張的悠遊卡,推出了「與眾不同」的新設計時,眾人會趨之若鶩地想咬一口,也就不難理解了。然而,不斷追尋新特色,到處feat. 就是賣點保證嗎?那也未必。

有天,一個生意興隆的滷肉飯攤老闆突發奇想,在飯上加了一顆滷蛋,這瞬間成了他最大的特色,慢慢地所有滷肉飯攤也都提供了加滷蛋的選項。於是老闆又想,那我加賣肉羹湯吧!肉羹湯與加蛋滷肉飯,再次成了他的新賣點,只不過其他攤商也逐漸跟進,還有人賣起了豆腐湯與魚丸湯。

再過了一陣子老闆又想,那我來加賣炒青菜吧。就這樣,滷肉飯攤的菜單,品項越來越豐富,上自熱炒下至冷盤無所不包,老闆的生意當然也因此越做越大。直到有一天,他的店旁又來了一個攤販,竟然只賣滷肉飯!老闆還在想隔壁店哪有辦法賣得過自己?就發現自己的老客,陸續相約去隔壁店吃飯。百思不解下,老闆問了一個熟客,為什麼要去吃,既不加滷蛋,又沒湯和青菜可吃的滷肉飯攤?熟客回答說:因為那家店的特色就是滷肉飯!

特色太多, 反而會失去特色。頭腦清楚的商人,也精通此理。因此,你不會看到一個商品,到處與不同的特色feat. 在一起;也不會看到任何一個YouTuber,成天與其他YouTuber feat. 在一起,否則「特色就失去特色」了。如果周杰倫的每首歌裡都有阿信,他們就會被當成一個新「男團」,而不再是各有特色的周杰倫與阿信了!

不失去「最重要的」

曾經有個美國大型福音機構的負責人告訴我,他們舉辦的特會在歐洲的某些國家,成了當地教會一年一度最大的盛事,甚至開啟了當地教會聯合的契機。他問我,在台灣舉辦同樣的特會,有沒有可能也促成一樣的果效?我笑著回答:「當然不是不可能!但在歐洲這一類的活動太少,而台灣每個月,都有好幾場各類的『特會』進行著。」我邊回答他,心裡卻邊質疑自己用詞是否準確。這些頻繁發生的聚會,我還應該稱之為「特會」嗎?在台灣教會界,「特會」舉辦之頻繁,似乎早已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新常態」,但這對住在歐美國家的基督徒而言,根本難以想像。

台灣教會過去30 年來,沒有停止過feat. 的行動,從美國feat. 到新加坡,再從韓國feat. 到印尼;從聚會形式feat. 到教會結構,再從敬拜方式feat.到禱告方法。就像PS4 再次為悠遊卡注入了新買氣一樣,feat. 現象也替台灣教會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令人振奮的浪潮。

當代台灣教會接觸到的資訊之多元與豐富,與當年介於歐亞大陸樞紐,身處文化、政商薈萃地帶的以弗所教會,背景非常類似,必須面對的提醒也類似:不要失去「起初的愛心」!甚願主幫助我們在四處取經、截長補短,不斷把不同特色feat. 到自己身上的同時,也帶領我們回歸「那碗滷肉飯」的單純,回到那「起初的愛心」裡。